2014年4月2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消息一出,“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迅速受到各界关注。
黄金水道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经过查阅资料,询问相关专家,我们了解到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利用长江的天然优势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长江沿岸地区由于资源富集、运输便利,大耗能、大耗水、大运量的产业向沿江地区聚集,形成了沿江经济带,长江“黄金水道”及沿江各地形成一串“珍珠链”。建设好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体系,不仅可以带动沿江地区发展,还能辐射带动整个流域,使“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应”。但要想让享有“黄金水道”美誉的长江再次淌金流银,就必须要把港口、物流、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大交通格局,使“黄金水道”货畅其运、人畅其流。
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建设黄金水道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提升长江的通航能力,解决长江航道畅通的问题。而整个黄金水道通航问题的关键点便是在武汉,三峡和南京三个地区。长江中游段以武汉段为典型代表的航道有待加深,三峡大坝出现通航受阻情况,南京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大桥出现限高受阻的情况,阻碍长江经济带的通航能力。于是我们实践队基于武汉、宜昌三峡、南京三个点,展开对黄金水道通航能力的调查,并通过三地的港口企业调查黄金水道在武汉、宜昌、南京三地的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说明黄金水道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对比三地民生民情,调查黄金水道在不同地区的社会效益的差异性。通过对国家单位、基层技工、广大群众的联合调查,在自然条件、航运现状、社会舆论、国内外比较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
1.航道治理难度高、荆江河段最突出 长江航道情况复杂,技术难度大,像德国治理莱茵河、美国治理密西西比河的技术在治理长江上很难行得通。目前在治理长江上所用的技术都是专业人员根据长江情况自主研发,而且大多数从未实践过。
上游段(沱沱河至湖北宜昌)山高谷深、急流险滩。人工改造的河流回水与自然河流相汇的长江上游重庆段由于三峡工程的修建,形成了人为的回水,再加上长江上有很多支流、长江干线的天然流与人为的回流和支流的汇流,导致长江水流极其复杂。
下游段(湖口以下至长江口),江阔水深、航运便利,南京以下河段,长江的径流和入海口的潮汐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有规律的潮汐和无规律的径流在南通正好达到平衡,此处的河流演变十分复杂。
中游段(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河道弯曲、河流众多,其中荆江河段航道较浅,治理最为困难。荆江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起湖北枝城,下至湖南城陵矶,是连接长江上游和下游水运的中腹要道。然而每年一到枯水期,3000吨级以上船舶就不得不在宜昌或城陵矶减载,这不仅限制了整个长江黄金水道的通过能力,也大大提高了物流成本。因此,打通荆江航运“瓶颈”成为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整体水运能力、把长江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的关键。
2.大桥难题当棘手,却非关键性问题 长江大桥对长江航运的制约主要体现在“桥高”、“桥宽”、“选址不合理”等三个方面。这些制约使得长江大桥曾一度被各大媒体推至风口浪尖。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一些长江大桥在当初设计时,桥高、桥宽、选址并未充分考虑到未来的航运需要。而今,“桥锁长江”已成为黄金水道发展之痛。其中最典型的是南京长江大桥,包括其他的九江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铜陵长江大桥、安庆长江大桥、鄂州长江大桥、武汉长江二桥等净空高度都是24米。长江上修建的黄石、荆州、白沙洲等大桥因在选址时没有考虑到航运问题,将大桥建在弯曲河道或冲淤变化剧烈的滩险河段上,给桥梁和航轮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如何解除长江大桥的制约,放开长江航运的手脚,成为航道整治中最棘手的问题。
网上流行着三种解决方案:“炸桥”说,“增高”说,“水深不够”说。但是我们认为这些都不是当前最应该解决的问题。长江大桥沿江分布,数量较多。目前长江上已建和在建桥梁共100座,其中宜宾岷江口以下55座桥梁全部为大型或特大型桥梁。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桥梁都存在“限高”、“限宽”的问题,解决了一座几座,也不可能真正解决整个长江上的大桥问题。
我们认为,当前各地政府和航运相关部门应该从实际入手,在加强船舶管理、河道治理、航运管理等方面下手,而不是过于强调大桥自身的问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其实网上流传的“南京长江大桥净空高度不足,是5000吨级海轮上溯长江的终点,丰水期仅能通过3000吨级船舶”的说法是不实的,浦口码头一位海船船长介绍,大桥下面万吨轮时时刻刻在过,可以过2万吨的货轮。
3.三峡水库有制约,大体上利大于弊 近些年来三峡大坝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特别是长江航运大力发展之际,三峡大坝对长江航运的影响一直被各界议论纷纷。对此我们实践队做了大量的采访调查、分析论证工作。
总的来说,三峡水库蓄水后对长江的航运是利大于弊的。三峡蓄水后,河床处于不断的冲淤变化过程中,现有航行基准面与长江干流实际通航条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离,加之当时设计三峡大坝时,并没有考虑到经济发展如此迅速,提前了19年达到设计年通过能力,出现了严重的滞航问题。但是蓄水后长江中下游年来水量变化不大,中枯水期延长,最小流量增加,使得航运更加的稳定,通航条件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蓄水后的合理设计水位值对未来长江中下游航道建设与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据调查发现,三峡船闸滞航其实也存在船闸利用率低的问题,由于船型没有标准化,过闸船只型号差别大,闸道没有被充分利用,加剧了船舶的滞留程度。
总之,我们认为,三峡水库的建立,不仅改善了上游段航道条件,也改善了中下游的航运水深情况,对长江航运总体是利大于弊。
4.关键问题在管理,错综复杂难统一 我国现行的流域管理体制,是一种“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然而,在我国流域管理的实践中却逐步形成了国家与地方条块分割,以河流流经的各行政区域管理为主,各有关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形成“多龙管水、多龙治水”的分割管理状态。导致我国长江管理上出现了诸多问题。
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长江经济带横跨11个省市,在实施过程中,沿江各省市的规划和组织协调,利益分配是否科学合理,成为了最大的挑战。各个地方为了自己的利益存在着严重的保护主义,比如湖北希望建设三峡翻坝综合运输体系,把宜昌打造成为交通枢纽,但是上游的重庆、四川反对,要求再修一个船闸。因此导致实施方案迟迟不能出台。
管理制度不规范。由于九龙治水,统一的制度难以出台,导致整个长江上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致使各地的航运法制不统一,航运综合秩序混乱、航道污染治理困难。同时船舶管理不严格,导致船型复杂,船舶质量差,私家不合格船只多,航运发展水平偏低,能源船闸等利用率低等严重问题,无法满足当前航运大力发展下的江海联运等要求。
资金筹措方式的单一以及资金运用的不透明。当下长江流域航运建设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由于我国体制的特殊性,这种不透明且单一的资金筹措方式会导致严重的贪污腐败现象,导致资金利用率下降,进而对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长江航运上,无论是航道治理,航道瓶颈突破,还是船舶船型不规范,大桥等问题,其解决的关键在于整个长江航运管理制度、机制的协调和统一。
5.污染问题渐突显,绿色航运是方向 随着长江航运的大力发展,长江环境污染问题逐渐突显。长江上船舶增多,航船在运营过程中会产生运营性污染物,像石油污染、废气污染、生活垃圾污染、非石油有毒液体污染等。上述主要污染物对长江造成的影响成为发展绿色航运的主要障碍和难题。其中废气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最严重,船舶燃油和原油泄漏则对长江水质产生了严重的污染。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长江上漂浮的塑料袋、一次性纸盒之类的垃圾比较多,长江水质整体情况的确不够理想。
其原因主要有:一、长江航运管理不够完善,管理不严,导致船舶乱排乱放,二、长江航运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这使得长江污染的现象到处存在,无法根治。
我们通过对发达国家航运河流的研究,发现在许多发达国家航运发展史上都有河流污染问题,但经过政府和企业多年共同的协调和努力,其污染情况均有很大改善。对于正在快速发展航运事业的长江,相关政府部门应当颁布并严格督促企业、船舶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大力发展绿色航运,推广绿色能源如液化天然气(LNG)作为船用燃料,减少货船排放,践行“绿色长江”理念。这是国家和全国民众的呼声。
6.媒体宣传局限多,正确引导是关键 在长江航运问题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媒体的宣传有一定局限性。有关黄金水道建设的报道主要集中在:长江水运网,长江日报,水运期刊等媒体宣传平台,像民众们关注较多的人民日报、腾讯网、大楚网等鲜有报道。我们经过三地的问卷调查后发现,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说,“黄金水道”仍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词,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一重大国家层面的战略,并不像“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等大型工程那样广为人知。
另外,根据此次实践大范围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对黄金水道稍有了解的民众,对黄金水道的认识也是局限在网上较热的“南京长江大桥”、“三峡大坝”等问题上。对于长江航运上的管理不统一、不规范等本质问题上则鲜少有了解。这一切都与媒体导向分不开,网上许多较为片面的观点被部分媒体炒的沸沸扬扬,其与真实情况并不符。而长江航运存在的真正挑战比如行政壁垒,管理机制不统一,法制法规不规范等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却较少有媒体进行报道。
所以媒体既要使黄金水道的真实情况为广大民众知晓,同时又应该正确引导民众,发动群众力量,将社会注意力集中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上来,利用舆论压力督促政府带领航运相关部门进行根本性改革。
7.发展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是众望所归 通过本次三地联合调查,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建设长江经济带是众望所归。无论是各管理单位、技术部门、或是基层船员、普通民众,都对黄金水道的长远建设持有较正面的看法,大家期望能依托黄金水道打造长江经济带。但是,各地区的基层单位以及社会各界对黄金水道当前建设的某些问题还是持有不同意见。
总的来说,通过本次行走长江的实地调查,我们认为黄金水道当前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之前一度被推至风口浪尖的长江大桥问题、三峡滞航问题,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沿江各地区在治理长江航运的协调统一问题。我们认为,目前能够解决的是在管理层面上建立相对统一规范的管理法规,在技术层面上打通航道的瓶颈、稳定航道,在配套设施上加速长江航运船型的标准化、现代化。充分利用已有的航运资源,使航运能力达到最理想的发挥,然后科学合理的协调各地区的利益分配,在区域协作、航运一体化的基础上再来解决像三峡船闸通航、长江大桥限航等更多需要技术和全局规划的难题。这样一来,我国的长江航运事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邵曼青,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行黄金水道,舞长江巨龙”实践队成员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