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运河要变水上高速公路
2004/9/28 16:02:14     来源:     作者/编辑:
再过几年,从长兴贩运1000吨石材,沿长湖申航线去上海,所花的运费可能只需5700元,要比目前运费7600元少1900元(不考虑物价等因素),降幅为1/4。而且,到达上海的时间将由现在的9个多小时缩减到6小时,可以提前3个多小时。
  几天前,浙江省政府会同交通部组织召开了《浙江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审查会议:未来16年间,浙江预计投入300亿元资金,对全省20余条干线航道进行改造。
  会上通过的《规划》内容包括:浙江省内河航道将以三级航道(通航1000吨级船舶)和四级航道(通航500吨级船舶)为建设重点;扩建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等主要内河港口;布局和建设杭甬运河、杭申线等内河集装箱运输通道;分批淘汰水泥质、挂桨机等落后船型,推广标准化系列船型。
  这意味着,2020年,浙江的内河航运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   
                                               京杭运河:提速三分之一
  京杭运河是煤炭运输大动脉,浙江段自鸭子坝至三堡船闸,全长100公里,目前的京杭运河属于四级航道标准。
  改造为三级标准,就是要把京杭运河的水深从目前的2.5米疏浚到3.2米,航道底宽由40米增至45米,从而保证1000吨级船舶通行,同时,航速也将由目前8-9公里/小时提高到11-12公里/小时。
  航道改造过程中,将考虑参照高速公路模式,在航道沿线设置一定数量的锚泊服务区,为运输船舶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
  除京杭运河外,另有长湖申线、杭申线、湖嘉申线等航道均将按三级标准实施改造。而浙江省目前还基本没有三级航道。
                                                 长湖申:肠梗阻变数字航道
  长湖申线起点为长兴小浦,终点为湖州南浔镇,全长76公里,是浙西北矿建材料和非金属矿石运往上海的生命线。目前航道等级为四级,由于运输繁忙,航线通过能力已明显难以适应运量增长需要,近年来时常发生堵航事件,素有“肠梗阻”之称。
  据统计,2002年仅长湖申线湖州段堵航就高达20次,累计堵航时间长达28天,受堵船舶12万多艘次(都市快报曾多次作报道)。
  该航道改造为三级标准后,将设立水上交通指挥系统,融合3G(GSM/GPS/GIS)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呼叫中心等综合系统,包括安全监管、智能调度、紧急救援、事故处理等功能,实现水上交通指挥的立体化和快速化。这样,就能充分发挥通航能力,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堵航。
                                               能满足浙江20年内河货运需求
  《规划》将给浙江带来什么影响?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一份调查资料显示,2002年,全省内河航运完成货运量为1.6亿吨,货物周转量为179.5亿吨/公里,占浙江省社会货运总量及周转量比例分别为18%和11.1%,由于水路运输成本只及公路运费的约1/6,随着经济发展,煤炭、矿建材料、非金属矿石、水泥等大宗能源物资选择航运的量会越来越大。据预测,2010年、2020年浙江省内河货运量将分别为2.1亿吨和2.5亿吨。有关专家认为,内河航运的优势体现在货运上,《规划》实施后,内河交通瓶颈逐渐消除,就能够保证浙江今后20年的内河货运需求量。
  成本低、运量大、能耗少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会对公路货运带来冲击吗?
  浙江省运管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内河航运虽有其优势,但它也有速度慢的不足,它只运输些不抢时间的大宗能源物资,而且还受河流自然因素的限制较大;而公路的优势是门对门、快速方便。“总的说,影响有一点,但冲击不会很大。”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