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温州半岛控制性工程——总长14.5公里、目前国内最长的跨海大堤灵霓大堤开通。
它似乎向外界宣告:洞头县孤岛历史的结束,半岛历史崭新开始。这不仅意味着温州从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转身,更重要的是,当地经济从此找到了新支点,将温州与长三角以及浙南闽北一带的经济互动缩短了距离。
事实上,早在4月29日之前,这次通车就已经让温州各界开始沸腾了。
“这里不仅有投资300亿元的石化基地,还将投入的深水港区,将与宁波北伦港相媲美。”温州市政府发改委一名官员如此列数了半岛工程完工后当地的几大经济增长点。
临港经济和高深经济的相关产业大多聚居在洞头县,而由于交通弱势,温州在此方面一直处在宁波之后。
该名官员提供的一份石化规划显示,未来将建成以大小门岛原油及液体化工码头为依托,以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项目为龙头,多种化工产品系列并重的中国东部沿海石化产业带中重要的临港石化基地。
另外,依托于深水港之上,温州在临港产业和高新产业方面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繁忙的状元岙深水港建筑工地。状元岙深水港区一期两个5万吨泊位,总投资概算16.5亿元,预计到2007年底即可建成开港。
“温州目前的商务成本趋高,竞争力减弱,所表现出的阶段性发展的滞后性,港口发展缓慢或落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希望半岛工程能缓解这种局面。”正泰集团外贸部一名负责人如此寄望。
温州交通部门提供的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温州港货物吞吐量为1420万吨,增幅为111.9%,在全国19个规模以上的港口中均排名末位,其中货物吞吐量约为宁波港的1/10;外贸货物吞吐量66万吨,增幅80.6%,也排名末位,仅约为宁波港的1/100。
坐拥港口资源却无法发力,温州寄希望于半岛工程。
无法发力,温州寄希望于半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