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中国仓储指数为47.7%:指数继续回落,经济趋稳基础尚需巩固
2016/2/3 14:16:41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信息部     作者/编辑:浙江物流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调查的2016年1月中国仓储指数为47.7%,较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各分项指数中,除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延伸业务量指数出现回升外,其余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由21类商品组成的2016年1月期末库存指数为47.6%,较上月回落3.2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食品、日用品、机械设备、服装等商品期末库存指数回升幅度较大,煤炭、有色、建材、钢材等商品期末库存指数回落明显。

  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勇认为:1月份仓储指数较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表明仓储行业仍有下行压力。从指数来看,受节日因素影响,业务量指数大幅下降,需求支撑有所减弱。收费价格、效益等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反映出仓储企业经营压力依然存在。分行业来看,食品、日用品、服装等品种指数水平较高,表明春节临近,生活消费品需求较旺,市场表现良好,煤炭、有色、建材、钢材等大宗商品类的生产活动回落明显,机械设备类随着各生产企业习惯于一月采购也表现强势。后期来看,受企业年后集中采购影响,仓储需求仍有支撑,大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未有改变,预计仓储行业总体仍将跟随大经济运行方向呈现企稳态势。
  业务量指数大幅回落。1月份,业务量指数为38.7%,较上月大幅回落了11.3个百分点,但分品种来看食品、日用品、家电等业务量指数表现活跃,煤炭、有色、建材等业务量指数回落明显,反映出春节前生产企业仓储活动在减少,但生活消费品类商品的仓储活动在增加;设施利用率指数为45.8%,虽然较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但仍在荣枯下以下,反映出仓储企业相关设施利用不充分。
  仓储行业收费价格继续弱势。1月份,收费价格指数46.4%,较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反映出仓储企业相关服务收费价格弱势下行。
  企业成本大幅减少,但效益整体依然偏弱。1月份,主营业务成本指数为45.8%,较上月大幅回落7.2个百分点,位于收缩区间。业务利润指数为41.6%,较上月下降5.4个百分点,业务利润指数连续三个月下降。一方面反映出仓储行业经营压力依然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反映出仓储行业降成增效行为取得一定效果。
  从业人员指数小幅回落。1月份,企业员工指数50.0%,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反映出仓储行业用工增速保持稳定。
  库存继续下降。1月份,期末库存指数为47.6%,较上月回落3.2个百分点,反映出仓储企业进库少、出库多,存库周期短,效率加快。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为47.0%,尽管较上月回升3个百分点,但仍在荣枯线下,反映出当前市场需求仍显不足,但下降趋势减缓。
  从后期走势看,1月份新订单指数为45.8%,较上月回落2.0个百分点;业务预期活动指数为53.6%,较上月回升2.8个百分点,反映出虽然春节前仓储行业业务活动呈回落走势,但预期向好。

  指数显示:指数继续回落,经济趋稳基础尚需巩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调查的中国仓储指数,2016年1月份为47.7%,较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继续维持在收缩区间内。受节日临近影响,仓储业务量大幅减少,企业补库明显不足,仓储环节活动减慢,行业整体仍有下行压力。分行业来看,尽管受节日因素影响,大宗商品类的生产活动回落明显,但消费品类进出库加快,需求转旺。后期来看,受企业年后集中采购影响,仓储需求仍有支撑,当前经济趋稳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但稳中向好态势未有改变。
  消费仍然活跃,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仓储指数来看,1月份业务量指数较上月有较大幅度回落,主要是受大宗商品类仓储业务活动量下降影响,而消费品情况普遍较好,进出口加快,需求仍在转旺。从分品种的新订单情况来看,消费品中的食品、日用品和家电的新订单指数均在60%以上。总的来看,消费需求仍然活跃,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行业发展仍有下行压力。1月份仓储指数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连续两月下行且保持在收缩区间,表明仓储行业仍有下行压力。一是受整体经济发展下行压力较大影响;二是由于物流行业发展加快、运转效率提高,导致中间环节减少、仓储业务需求下降;三是随着节日临近,仓储活动受到一定影响。
  企业降本增效初见成效。1月份,主营业务成本指数回落7.2个百分点,业务利润指数回落5.4个百分点。企业节前业务量大幅萎缩导致需求支撑减弱,加之收费价格指数继续下滑压缩企业盈利空间,导致企业效益下滑。但成本的降幅仍然高于利润降幅1.8个百分点,反映出企业降本增效初见成效。
  后期来看,企业仍有信心。1月份,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3.6%,较上月回升2.8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对节后乃至3月份的市场仍有信心。春节过后,多数生产企业会集中采购备货,市场需求将会加快释放,带动整体供应链转向活跃,带动经济稳中向好。

  中国仓储指数调查说明

  1.主要指标解释
  中国仓储指数体系是一套立足于仓储企业,通过快捷的调查方式,以详实、动态的数据信息,反映仓储行业经营和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求状况与变化趋势的指标体系。
  中国仓储指数由期末库存、新订单、平均库存周期次数和从业人员4个权重指数合成。
  2.调查涵盖的范围
  中国仓储指数体系调查包含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两大类。调查的地区将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和新疆、西藏等)的主要省市和地区。调查的企业主要是为社会提供第三方仓储及配套服务的物流企业。主要是指综合性仓库和专业性仓库。不包括生产企业的自营仓库和用户的自用仓库。
  3.计算方法
  中国仓储指数由1个综合指数构成和11个单项指数。单个指数采用扩散指数方法。综合指数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方法。
  单项指数的计算公式:
  即正向回答的百分数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数的一半。
  DI=“增加”选项的百分比×1+“持平”选项的百分比×0.5
  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
  中国仓储指数= 期末库存×30%+新订单×25%+从业人员×25%+平均库存周转次数×20%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