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旗: 富春控股集团副总裁 网赢如意仓CEO 杭州崇贤港总经理
作为一家多元化的综合性企业,物流一直是富春控股集团不可或缺的重点板块之一。
“公司从创建之日起,我们就开始涉足物流业务,至今有25年以上的历史,富春旗下的崇贤港,是国内最大的内河物流港口之一,涵盖了杭州及周边市场约50%的钢铁物流份额,恒德物流承担了浙江中烟近80%的烟叶储存业务……”尽管这些数据足够闪亮,但在吴军旗看来,在最初的几年,富春控股集团涉足的大多是传统物流,即使在互联网和电商大潮冲击下,作为富春控股旗下的电商物流板块——如意仓最初也处于运营驱动的状态,即合约物流,提供的是按合同约定的被动物流服务。
“我们一直在探索并反思”,从2015年开始,如意仓着手进行物流的系统再造,力图变“被动”为“主动”,立志成为行业中“有思想的物流”引领者。吴军旗说,如意仓的探索经历了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从纯电商物流向全渠道物流的转变,打造全渠道特色;二是全程系统介入,打通各个环节的数据接口,推动供应链流程一体化;三是数据应用成为物流组织的核心。物流大数据在库存共享、订单结构分布、仓配分布模型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四是积极探索物流标准化和智能化的应用,降低人工投入。
经过以上改造,如意仓的电商化全渠道仓配物流供应商的战略定位更加清晰,以全渠道服务为特色,以数据化为核心,为客户提供线上+线下,批销、门店、平台、电商和零售等全渠道系统解决方案。吴军旗说,在系统介入和数据支持下,如意仓为客户提供的仓配网络分仓模型逐渐成为核心竞争力。为此,如意仓不断拓展全国的分仓网络,截至2017年9月底,已经在全国23个城市建立了37个分仓,共计70多万平方米。吴军旗透露,“未来,‘如意仓’的布局速度将进一步加快,预计2-3年里,拓展至50个以上城市,建立300多个分仓,总计约500万平方米的仓配规模。”
如意仓搭建的全网系统,包括WMS、OMS、TMS和数据应用分析系统等内核系统都是自主研发的。这些系统如同仓库的大脑和神经,无缝对接客户的各种订单接口,大大提升了物流的时效和准确性。同时,系统运营过程中不断沉淀的数据成为仓配结构优化的持续动力。
“未来的物流业,不应该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要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标准化是前提。”在走访了全球各大先进的物流设施后,吴军旗更是肯定了自己的想法。而标准化,不仅包括存储单元的标准化,还包括拣选单元和搬运单元的标准化。
“借助如意仓丰富的应用场景,我们希望在物流标准化和智能化上有所突破,目前,如意仓正在门店订单配送中探索中转箱的应用,并在杭州试点推广了4条城配线路;此外,我们还与多家智能机器人企业开展了合作,承托式机器人和自动抓取机器人在多个项目上已经开始使用。”在吴军旗看来,想要实现物流智能化,需要改造的环节很多,虽然任重道远,但自己乐在其中。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