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安放?我的快递包装
2016/11/29 10:50:07     来源:中国水运报     作者/编辑:浙江物流网
一年一度的“买买买”狂欢后,这几天“剁手党”们也迎来了收货高峰。在写字楼里、在小区门口,人们较往常更早地看到一辆辆载着快递包裹的电动车来回穿梭。不到中午,楼道垃圾桶旁已经堆起了大小不一被拆封的包装盒。
  “剁手党”的购物车空了,小区的垃圾桶被大量快递垃圾占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双11”主要电商企业快递订单量达到3.5亿,同比增长59%。根据此前预测,2016年我国将产生300亿个快递包裹,到2018年将达500亿个包裹。
  一瓶深海鱼油六层包装
  14日10时刚过,广州市民林小姐就在办公室收到了快递员的电话:她11日在某电商下的单已经到货。
  她看到快递盒时有点意外,自己明明只买了一瓶深海鱼油,而快递却用5条胶带包得严严实实的。“好不容易才打开快递盒,里面还有两层气泡垫、几张废报纸,扒开后才隐约看到气泡垫内包着一瓶深海鱼油。”从第一层到最后取出鱼油,卖家里里外外一共包了六层,整个快递盒的空间起码是商品的6倍。
  “我们也不想里里外外地包几层,但得确保货物送到买家的手上时要完好无缺。”某电商经营者李先生告诉笔者。“加上部分买家会因为包装简陋而不给好评,所以快递包装发展到目前都尽可能地精装”,他说。
  某快递公司广州市东山营业点负责人介绍,不管卖家还是快递公司,之所以给货物缠上好几圈胶带,是因为快递包裹在运输的过程中会有堆积压力,只有增强包裹胶带的圈数才能增强强度,避免包裹内货物被压坏。
  网购包装占废品收购六成
  12日,笔者随机采访了10多位收取快递的网购者。其中,大部分人直接把包装盒扔进垃圾桶,只有小部分人会把包装盒外的防水快递袋当做垃圾袋二次利用,也有个别消费者表示会把包装盒留下来,积攒到一定量的时候再卖给废品回收处。
  在广州市番禺区一大型社区楼盘内,笔者遇到了收废品的老刘夫妇。老刘告诉笔者,他一天能收到的纸皮有150公斤左右,网购外包装纸皮能占到60%。“遇到 双11 这些网购高峰,一天起码能收到或捡回200公斤纸皮,网购纸皮能占到八成。”
  在广州大道中营业点附近,多家快递企业的站点负责人也告诉笔者,最近每天送出去的纸箱,估计有近万个。
  笔者了解到,目前绝大多数快递包裹用的都是不可降解胶带。“一捆全长约265米、宽6厘米的普通胶带,在网上的批发售价约为10元左右,而购买同样规格和长度的牛皮纸胶带价格接近40元”,广州市五羊新城一物流转运点的负责人告诉笔者,单是这个价钱的差距就让商家难以环保起来,除非是行政命令干预。
  快递纸箱回收率不到两成
  国家邮政局今年10月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中国快递包装年耗用量惊人,2015年共消耗包装箱约99.22亿个、胶带约169.85亿米,这些海量包装垃圾可以摆满近20万个足球场。网购包装造成的浪费和污染令人担忧。
  庞大的数据也许还不会引起人们的警醒,那不妨回归到日常生活中来。试想一下,在我们下单之前,会不会要求卖家包装完整,甚至是严丝合缝、层层叠叠?在我们看来,包裹包得越严密,体现得是卖家的诚意,是对自己所购商品的尊重。然而,这种意识是不健康的。一方面,它会给商家在进行快递包装的时候,形成一种错觉,那就是包装数量胜于包装质量,只要包裹厚,顾客自然会很满意;另一方面,也加深了我们自己的不理性消费,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由于顾客自身的环保意识缺失,也导致了快递包裹过度包装。
  电商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快递包裹量的剧增,不能循环使用的包装往往带来“快递垃圾”。据统计,我国目前快递纸箱回收率不到20%,包括透明胶带、空气囊、塑料袋等在内的包装物,大多被送进了垃圾场填埋。这些包装的主要原料为聚氯乙烯,需上百年才能降解;如果焚烧,则会产生大量污染物。面对如此巨大的浪费和污染,业内人士呼吁:重视快递包装绿色化。
  同时,人们应该意识到一个问题,快递包裹“去向成谜”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更是对快递行业形象的二次伤害。因为,快递包裹的程序能否化繁为简,得到二次利用,是影响快递成本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针对纸箱浪费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那么很大程度也说明,包括快递企业在内的整个产业链条都没担负起责任。也就是说,包裹也属于快递产业链条的一部分,仅仅是看到快递包裹的遍地开花,而没看到它引起的垃圾成灾问题,那么快递行业的繁荣,也只是一块不完整的市场蛋糕。
  暴力分拣也是产生源
  快递包装过度、循环利用率低,其实是消费者——商家——快递企业这条利益链上各方相互博弈的结果,另外也是为了避免快递企业“暴力”分拣。
  11月初,央视财经《消费主张》记者通过投递简历,应聘位于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北路的广东全峰物流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分拣员,目睹了种种快递乱象。
  记者暗访发现,这家快递公司存在多种“出格”的行为:分拣简单粗暴,“看谁扔得远”;快件安检,“都是表面工作”;新来员工,不培训就上岗;分拣员边分拣、边抽烟,完全无视安全规定;私拆快件包装,随意吃拿糖果;另外,在快件装车时也不按照规范要求操作……
  尽管国家邮政局印发的《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对各种行为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如快件分拣脱手时有规定距离,对信件以外的快件收寄时应当场验视内件,快件装车时也有相应的原则,但一些快递企业员工完全不按规范操作。而且,很多做法也不符合交通运输部制定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
  业界人士认为,亟须有关方面对快递暴力乱象“拨乱反正”:首先,需要进一步强化法规的约束力,升级制度的权威性,升级制度的惩治力、威慑力,尽快出台《快递条例》,让监管者手握“利器”;其次,需要监管部门真正负起责任,既要通过技术手段(即视频监控)进行远程监督,也要经常对快递企业进行突击检查或暗访,一旦发现违规行为从严依法处罚;除了邮政等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职外,各地快递行业协会也要强化行业自律,电商也应该通过严格的合同、严格的监督等方式倒逼快递企业规范管理。
  破题需向“绿色包装”问效
  破局“快递垃圾”,最终需向“绿色包装”问效。
  有业界人士分析,说快递包裹垃圾是一个环保问题,是因为它的回收再利用率较低,如果使用不环保的劣质包装材料,更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说它是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是因为其包括了快递企业的责任感以及顾客的理性消费意识。厘清这几层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加重视快递的回收再利用,完善绿色包装、垃圾分类等配套设施。推动快递包裹的去向公开,也是维护快递行业形象的必然需求。
  今年8月,国家邮政局出台《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对电商、快递和包装企业,以及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快递绿色包装相关要素的“职能”进行了界定,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推广“绿色包装”的意见:健全快递业包装法律法规体系、制订快递业包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强化快递业包装日常监管。这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有关方面要抓紧提上日程。
  网购包装究竟能不能化繁为简,能不能被二次利用?首当其冲应从技术创新上求突破,大力研发新型的“绿色包装”材料。在这方面,一些企业走在了前头。比如宁波一家公司研发了新型快递填充材料,其填充物由玉米淀粉制成,埋到土里或花盆里会自然分解成“液体肥”,而成本只有塑料发泡填充物的一半左右,这项技术已走入市场。据了解,已有电商投入开发测试全降解材料,目前正尝试推出可重复使用的安全塑料材质环保箱,买家取货后,快递员把箱子按链路流程收回发货仓库,逐步替代快递纸箱。当然,大力推行这些新型的“绿色包装”材料,还需商家、快递及消费者配合。
  笔者了解到,作为包装材料的消耗大户,电商和快递企业正在探索快递包装的新出路。比如针对纸箱资源的浪费,早在2014年,1号店就正式启动“1起环保·纸箱回收”计划,通过奖励积分的形式鼓励用户参与快递纸箱回收循环利用。当前,该计划覆盖1号店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和深圳等近20个城市的自配送区。
  此外,还有一些电商另辟蹊径,从源头上减少有害包装材料的使用量。比如,当当网率先推广淀粉基可降解环保包装袋;针对食品、药品等货运,顺丰采用的是EPP(食品级材料)循环保温箱;京东则在胶带的使用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如包装袋、快递封套包装基本不使用胶带,小纸箱的胶带封“一”字,大纸箱才封“十字”等。
  中山大学环境与生态研究院院长杨中艺建议,政府可出台激励政策,给予企业一些补贴,同时从立法、监管和市场等方面建立全环节的责任制,让包括快递企业在内的整个产业链条都担负起责任。通过更为广泛的宣传教育,让居民在家中做到垃圾分类。
  还有专业人士建议,要加强在各环节中的规范化操作。一旦包装简化造成货物受损率的上升,往往会引发消费者的抵触情绪。只有保证消费者权益不受影响,相关政策才有顺利推行的可能。
  一孔之见
  “绿”起来需合力
  一边是业绩喜人的电商,一边是无处安放的垃圾;一边是物流大国的傲人数据,一边是流动不起来的废弃包装。
  快递业发展突飞猛进,绿色包装更需紧跟步伐!
  往小处看,人人都可为快递包装的绿色进程出一点力:卖家方面,可以选用更环保的包装材质,比如将泡沫填充物换成可降解材料;学习京东,规范胶带使用,减少胶带用量。快递方面,可以推广使用电子面单,从而用一联面单代替多联面单,节省纸张使用;在快递驿站、投递箱旁设置纸箱回收点,开展纸箱回收业务。“剁手党”们也可以在拆包裹时温柔一点,自觉将废弃的纸箱交还快递小哥,而不是一扔了之……
  往大处看,快递包装的绿色进程能跑多快,取决于社会对废弃包装的认知有多广,改变的决心有多大。这一方面需要管理部门为快递包装拉起“管理红线”,对快递包装的材质、回收方式等进行具体明确的要求,提出强制性标准;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及科研机构加强研发,为快递包装提供实现绿色转型所必需的环保材料、绿色做法。
  但总的来说,要让快递包装“绿”起来不是一个行业或者企业的事,而涉及到快递包装生产厂家、快递企业、使用者、监管部门等多个方面。
  唯有社会广泛关注,大家共同参与,才能形成绿色发展合力,要在整合既有手段的基础上实行创新,避免单腿走路。
  行多管齐下之举,快递包装“绿”起来的环保困局才能得到解决。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