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宝地引来八方活水 萧山百强民企赴香港招商
2005/4/1 8:38:17     来源:     作者/编辑:
萧山投资环境推介会、民企海外上市论坛、还有拜访港企、联交所等……由萧山百强民企唱主角的“招商”大戏,这两天在数千里之外的香江之畔热闹开场了。昨天,从香港传来捷报:香港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美国富乐国际发展有限公司、香港通顺实业有限公司等九个外资项目签约,总投资额共2.44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共1.15亿美元。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萧山百强民企首次赴境外招商,这是萧山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手笔。
   跳出此次香港招商,近年来,萧山在招商引资方面成绩喜人,世界500强之列的美国通用、日本丸红、三菱重工、伊藤忠等国际经济“大块头”,相继在萧山“安家立业”。去年,虽受到国家宏观调控、土地等资源要素紧张以及各地招商引资激烈竞争的影响,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仍取得佳绩,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43家,增资项目63个,总投资12.42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4.65亿美元,同比增长26.8%;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同比增长25.6%。素以民营经济发达著称的萧山,如今又以优越的投资环境如磁铁般吸引着国内外客商的注意力,成为他们竞相投资的一块“福地”。而这一切,归功于当地凝心聚力唱好招商引资这出“大戏”,全区上下营造出了浓厚的“亲商、安商、富商”氛围。
   连续两年,台湾电机电子同业公会授予萧山“极力推荐投资城市(城区)”第一名。对于萧山人来说,这一含金量极高的荣誉来之不易。当初,台湾电机电子同业公会在萧山考察投资环境时,发现萧山在台商中一直有着“四无”的口碑:台商对政府服务无一例投诉;自身管理无一事故;无一家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在萧山投资的台资企业无一亏损,家家盈利可观。而实际上,“四无”的口碑对于投资萧山的各地客商来说同样受用。
   在外商扎堆的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记者感同身受了一番。位于建设二路的经济开发区办公大楼内,包揽了从项目签约到企业投产,外商所需要的一切手续办理点。开发区管委会当得知区内台资机械企业普遍感到机械零部件配套难时,便及时作出了在区内建立机械配套园区的方案。目前,区内共有机电企业30多家,为之加工配套的企业近300家,形成了一个发展势头强劲的机电产业群。其中,仅台资企业“力武机电”就有配套企业近70家。
   此外,萧山还开通了外商投资投诉专线,为外商提供投资信息服务和全程代理服务。建立在萧投资外商便捷卡,对在萧投资并居住的外商提供有关生活、医疗、子女入学、旅游、出行等方面的便利条件和优惠待遇。
   可以说,萧山政府的“开明”,正是外商看中萧山的最主要原因。记者在区政府一份针对外资企业的文件上看到,“亲商、安商、富商”作为一项明确方针被重点提及。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为了让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区政府每年都要召开两次以上的座谈会,听取外商对投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而对所提出问题的解决,效率快得让外商们津津乐道。比如去年,他们就居住环境、电力问题、服务单位态度等问题举行过一次台商座谈会,会议结束后的两个星期内,台商们所提出的问题都得到了解答,一些问题得到实际解决。
   营造好的投资环境,把外商吸引来,还远远不够。深谋远虑的萧山决策层意识到,远道而来的“空降兵”来到萧山,难免“水土不服”。而萧山本土的民营企业也亟待产业升级,“强强联手”将是个双赢局面。在萧山区委、区政府的撮合之下,萧山本土的“传化”与世界500强企业日本花王、“永盛”与韩国汇维仕等等,一段段珠联璧合的“跨国之恋”轮番演绎着,成为一时佳话。如今,萧山已出台了具体政策,挖掘纺织印染、羽绒服装、机械汽配、钢构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势,大力引导民企在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与增强产业模块能力等环节上吸引外资。
   相关背景:
   香港是萧山最大的外资来源地,目前已有340余家港资企业在当地投资兴业。同时,香港也是萧山外贸出口的主体市场之一,双方的合作有着良好的基础。随着CEPA的实施,特别是萧山机场与香港机场签署合作协议后,两地之间将开通“空中巴士”,两地之间的“同城效应”将日益显现,双方的经贸往来必将更加密切。
   此次香港之行,萧山民企特别带去了近三十个三产服务业招商项目,并重点推出了萧山国际物流中心、萧山江东出海码头等十大项目。萧山区外经贸局负责人称,香港拥有高度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和颇具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在商贸、金融、咨询、物流、旅游、中介服务以及公建配套等方面具有非常成熟的经验。这正符合了萧山加强服务业、扩大萧山吸引外资的领域、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