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玩“猫腻”咱心里得有谱
2010/3/23 14:07:49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法制报     作者/编辑:
先签字再验货成行规

  某师范大学三年级学生小余在某购物网站购买了一套鼠标键盘。几日后,快递公司前来送货,小余要求先检查物品后签字,派件员拒绝了小余的要求,并让其先签字,声称“我们只管送货,不管里面的东西”,这让小余颇为无奈。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先签字后验货基本已经形成了快递行业的内部“行规”,消费者即使投诉到快递公司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记者在一些快递详情单 上很少看到有提醒收件人“当面点清数量和颜色,检查物品是否破损,如有问题请勿签收”等字样。消费者也没有把精力放在“验货”的时间顺序上,对于货物出现问题,不是自认“倒霉”就是与发货人“扯皮”,最后往往不了了之。

  交货延误 难获赔偿

  山西省城某事业单位的王女士拜托朋友邮寄学习资料给自己。咨询了某快递公司,该公司称最慢3天可以到达,随后王女士委托了该公司运输。然而王女士却等了7日后才收到货物。于是王女士找到该快递公司要求其为延误交货的行为给一个“说法”,并要求赔偿,然而该公司对于王女士的做法却是嗤之以鼻。最后,王女士只好向消费者协会进行了投诉。

  快递服务国家标准规定,同城快件送达时间超过72小时(3天),异地快件送达时间超过168小时(7天),就按照彻底延误处理,如果快件交了保价,就按照保价赔偿;如果未交保价,按照物品实际价格赔偿,但是不超过本次服务费的5倍。然而,对于快递行业的众多“分食者”来说,延误赔偿仅出现于“个别事件”,大多情况下快递公司采取不理会的态度。

  快递保价 不靠谱

  太原市民刘先生通过某快递公司投递一件工艺品给湖北的朋友,当时保价金额为600元,到达湖北后工艺品已经破损。然而当刘先生要求快递公司赔付时,该公司百般推脱,很是不愿赔偿。“知道不太好运输的,尽量保价,实在不行,那也没办法。其实,保价说白了就是个摆设。”一位知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同时记者也在一些快递单上看到“快件信息”的部分内容含糊且不清晰,而且保价只是针对一些“所谓”的贵重物品。然而,快递业历来把“保丢不保损”作为运作的惯例。物品发生丢失时,快递公司能否按照“保价为货物价值的1%~3%不等”的规定来赔偿,不得而知。

  提个醒

  首先,选择信誉良好,规模较大、经营正规的快递公司;

  其次,快递单据的签订不仅要规范,还一定要如实填写投递物品的收件人、地址、联系方式、保价金额、品名、价值等,并与快递公司认真核对;

  再次,现场检验物品是否破损,如有问题尽快联系投递人向快递公司追偿责任;

  最后,保留快递票据以免遇到维权纠纷,可及时向相关部门申诉。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