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通道升级 从“物流线”到“物流网”
2025/7/22 14:06:14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作者/编辑:浙江物流网

近日,一列载有锂电池电钻、电锯等消费型锂电池货品的“义新欧”中欧班列从铁路义乌西站启程,驶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是长三角地区首次实现消费型锂电池产品在同一集装箱内混装运输。

这一转变,源于一次座谈会上商户的一句“吐槽”。“消费型锂电产品走铁路运输,简直比造电池还难!”一位在浙江义乌深耕五金工具行业多年的企业主感慨道。以往,按照铁路相关运输规定,消费型锂电产品只能整车发运,不能混装,这让许多进出口企业望而却步。

企业主“吐槽”仅两周后,义乌市市场发展委员会、铁路、海关、陆港集团、“义新欧”班列运营方等联合成立了“锂电池混装攻关组”,按照运输条件检查相关检测报告,核对锂电池型号,并指导客户装箱……

靠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发展壮大的义乌,其开放基因深植于制度创新的土壤。在一次次先行先试中,义乌的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这是新到的一批葵花籽油,日期新鲜!”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盟德西班牙商品中心市场经理孔志坚指着刚到的一批西班牙食品介绍道。自2008年投身西班牙的进口贸易以来,孔志坚对物流变迁感触尤深。

“那时候我们的红酒主要走海运,需耗时45至60天,时间久不说,一路颠簸还容易损坏。”孔志坚回忆道。为不影响红酒的口感,“海运归国”的红酒需静置一段时间才能售卖,前后算下来将近两个月。

转机出现在2015年2月。首趟义乌中欧班列从西班牙马德里出发,满载欧洲原产商品返回义乌。得知这一消息的盟德率先订下了16个标箱货物。“我们是首趟义乌中欧班列的‘尝鲜者’之一。”孔志坚表示,通过中欧班列回程,仅需20天便可上架销售,企业资金周转也加速了。

更令他欣喜的是,随着班列运输时效的持续提升,以往受制于运输时间的短保质期商品也能“坐”上班列。“果汁、进口火腿等商品,也能从西班牙安稳抵达国内。”孔志坚说。

今年是义乌中欧班列开行的第11年,越来越多的商品通过中欧班列实现首次过境、首次出口、首次进口。截至目前,“义新欧”班列累计往返运行突破1.3万列,开行规模位居全国前列,长三角第一。

近些年,义乌高质量织密物流枢纽网络——向西,“义新欧”班列已开通26条运行线路,辐射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向东,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愈加成熟;通过向北直达俄罗斯、向南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等通道,辐射更广阔区域……

义乌国际商贸城10公里外的义乌综合保税区同样繁忙。义乌凯昌综保仓的货架上,堆满了刚从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运抵的集装箱。来自韩国的美妆品和日用百货完成检验后,将分发至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

作为宁波舟山港的“第六港区”,义乌通过改革创新,实现了货物“进苏溪站即视同到了宁波舟山港”。企业可提前办理放行、预配载等口岸手续,“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模式,相较传统流程可节省2至3天时间。

“2024年企业进口总值突破60亿元,今年有望冲刺90亿元!”义乌凯昌综保仓经理毕焕荣坦言,增长的底气离不开义乌不断织密、日益强健的物流枢纽网络。近年来,义乌持续拓展陆海新通道,着力构建“海陆空、铁邮网、义新欧、义甬舟”多位一体、协同发展的综合物流枢纽体系,一张“覆盖海陆、联通全球”的枢纽大网已然成型。

义乌“买全球、卖全球”的市场定位,在新形势下对向外物流和保障制度有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贸易需求。2024年底,《义乌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为改革注入新动能。

开放的思维也根植在每个义乌商户的基因里,他们与义乌的发展与时俱进。早晨9点不到,义乌国际商贸城三区60号门大厅已热闹非凡——商户们自发聚集,在顾客到来前抓紧学习外语,这已成为每日“晨练”。

商户傅江燕是授课老师眼中的“三好学生”,“除了日常学习口语,她每天还制作10多条外语视频,分发到20多个海内外平台,练就了利用数字化工具拓展外贸的新本领。”

为了让商户们更加便利地使用多语种全球推荐商品,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大数据有限公司特意打造了Chinagoods平台,帮助商户拓展海外市场。

“12345,12345……”过去只要对着镜头对对口型,就能生成产品的外语介绍视频。“现在平台升级,直接用数字人带货,3分钟能搞定全网营销!”提及该变化,傅江燕很是开心。像她一样,义乌近3万名商户借助Chinagoods平台,用多语种视频将产品推向世界。

如今,一头连着210多万家“中国制造”企业,一头连着230个国家和地区需求的义乌,正加速布局“买卖全球”向“支付全球”转变。

“非洲纳米比亚客户昨天付款,今早就到账!”经营户林小明回忆道,主营非洲、中东和南美市场的她,以前饱受汇款周期长、汇率波动大的困扰,资金周转时常面临不确定性。“义支付”的跨境收款功能,成了她稳固客户、提升信任的“加速器”。

目前,“义支付”国际收款主流币种达到26种,业务范围覆盖超170个国家和地区。

义乌市场四十多年间历经五次迁址、十余次扩建、五代升级,始终朝着“开放”之路奔跑。从最初的“物流过道”,到如今成为连接世界的关键枢纽之一,这座曾经的小商品之城,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蝶变为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节点之一,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全球贸易新篇章。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