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成长,竞争未来——奥灵集团快速成长的信息化案例
2004/4/15 10:20:37 来源: 作者/编辑:
小企业的快速成长可能来自于一两单偶然获取的大订单,大企业的快速成长却有赖于从战略目标、企业运营到信息系统的快速反应。快速成长的中国企业需要快速有效的管理变革,如同快速行驶的赛车需要快速更换轮子一样,否则无法跨越管理的鸿沟和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本虚拟案例的目的是探讨企业快速成长的管理信息化难题,帮助企业“快速的更换轮子。”
快速行驶的赛车
奥灵集团,是深圳发展最快的一家集团企业。该集团于1992年从宝安一家小电子厂——奥灵家电厂起步,在短短12年时间,迅速成长为一家包含信息家电(IA)、通讯、房地产、物业、投资五大产业的综合集团,旗下有三家公司分别在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奥灵家电、奥灵通讯、奥灵地产),总资产已达80亿元。近三年,奥灵集团综合营业额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2%。
奥灵集团在信息家电、通讯、房地产三大领域都位居该行业的三甲之列。奥灵集团创始人龙远平年届45,是奥灵集团的总裁。在总结奥灵集团的关键成功要素时,他认为“领先思维、快速行动、质量为本、诚信经营”是奥灵事业走向壮大的根本原因。奥灵人将 “新技术创造家庭美好未来”定为企业商业哲学,这也是龙远平的创业理想。
可是,在现实中,龙远平却感到面对日益膨胀的企业规模,集团的业务运作已经渐渐脱离他的视野,未来开始变得不那么确定,这辆快速行使的赛车已经有些令他把控不住了。特别令他耿耿于怀的是,每个季度举行的董事会例会上,他身为集团总裁,无法向董事会提交一份完整的集团经营分析报告,很多关键决策都是在各个分公司、甚至业务部门提交的独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简单的推算来制订的。这使他感到自己好像坐在一座随时都可能爆发的火山口上。最令他放心不下的是奥灵家电公司,这一直是集团的核心业务,市场竞争也最激烈,尽管家电公司早已完成技术改造,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制造设备和工艺技术,业绩也差强人意。但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员工和中层经理的抱怨很大。家电公司的总经理是与他一起创业的老臣,功绩显赫,但英雄迟暮,在管理上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激烈竞争。
龙远平感到越来越离不开奥灵集团财务总监李玉宁,因为全集团只有她掌握的信息全面一些。这是一位非常能干的理财高手,三年来,成功的将奥灵家电等三家企业运作上市。但是,公司上市给这位财务总监带来的更多的是压力:这几年随着奥灵向房地产、通讯领域不断扩张,现金需求不断增加,投入的项目又虎头蛇尾,产出达不到预期;对业务环节,难以进行有效的预算控制,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每年的预算变成了走形式;集团报告周期长,各子公司提供给集团的数据和报表不是不正确,就是如水过三秋,已经没有什么价值。
尽管如此,奥灵集团在信息家电、房地产、通讯领域的业务仍然保持着快速的成长。其中信息家电尤为看好,IDC预测十年内信息家电的数量将是PC机的两倍,目前信息家电在全球正以74.5%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成长;未来的中国巨头将在信息家电、通讯领域诞生,而奥灵集团目前在信息家电领域、通讯行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奥灵集团的未来取决于这辆快速行使的赛车是否能保持目前的速度,甚至以更快的速度战胜竞争对手!
面对企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总裁龙远平感觉人们常常谈论的管理变革已经来到自己的面前,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变革了,而是如何快速的完成变革!他请来了管理咨询公司。
危险重重的赛道
如果说快速成长的企业是一辆赛车,企业的运营机制则是这辆赛车的赛道。没有一个车手不希望赛道平坦无遮挡。而企业要快速成长,成功实现战略目标,同样需要及时绕过赛道上的障碍,创造质量、成本、速度上的竞争优势。
奥灵集团的核心业务——奥灵家电公司,近几年销售收入年增长速度平均为50%。已经在全国的十几个城市设有销售机构,有5000名员工,而且正在考虑在全国其它各地设立销售机构,并计划在华东增设两家分厂。
奥灵家电公司主要生产奥灵牌DVD、奥灵牌HIP(一种以电视机为中心的新型家庭信息平台)。依照配置的不同,该公司共有超过300个型号不同的产品,其中DVD和HIP各占一半左右。2003年DVD产量为200万台,在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HIP的市场正处于培育阶段,产量为3万台。目前,该公司正准备扩大生产,到2008年达到年产DVD 800万台、HIP500万台。奥灵家电公司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在内部已经通过了ISO9000认证。
在90年代初,奥灵家电公司就引进了一套国外的MRP软件,这几年又陆续引进了CAD、PDM,产品的生产、设计、数据管理各有一套系统。
管理咨询公司针对奥灵家电公司产品数据管理、设计流程、计划流程、工艺流程、物料管理流程、<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