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外贸如何顺势而动?
2018/2/13 9:03:32     来源:宁波日报     作者/编辑:浙江物流网

宁波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培育进口市场。 (包凌雁 摄)

越来越多的老外来宁波旅游。(包凌雁 摄)


  “中国潜在市场规模是美国的3到4倍,而且正在不断从潜在变为现实,这是一个可以预见的前景。”1月23日,在中拉经贸合作论坛暨中拉企业家理事会开幕式上,外交部长王毅这番致辞引发全球广泛关注。
  中国,这个潜在的全球最大市场正快速成长为现实。春江水暖,面对这个家门口的大市场,宁波外贸又将如何顺势而动、趁势而上?
  更大话语权 更从容的结构调整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钟飞腾看来,这意味着我国将获取更大的国际话语权。“过去我们常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是30%,这个说法还比较抽象。如果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和最大的进口市场,那么,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变得更看得见、摸得着。这对重新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有很大意义。”钟飞腾表示,美国之所以能获取国际话语权,其中一大原因就是美国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掌握话语权才能彰显贸易强国身份。专家指出,随着中国消费市场份额的扩大,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身份也会相应转化,不再简单成为出口国,而是成为生产组织者。比如,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下订单,我们只完成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则分包给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如越南、缅甸等国。
  外贸之都宁波,其实早有端倪。进入21世纪后,经济发展势头迅猛,随之而来的却是土地、人力、原材料等要素成本剧增,我市众多外贸生产企业顺应产能转移规律,纷纷加入了“走出去”大军。以“宁波装”的龙头狮丹努为例,2010年在柬埔寨试水投资100万美元建厂后,借助“一带一路”东风,如今已在柬埔寨、缅甸开设4个成衣工厂,其中首家海外工厂年产成衣6000万件。目前,公司正进一步筹建越南的面料生产基地。到2019年,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高档面料生产基地和成衣制造基地全部建成后,海外工厂预计实现年销售额21.2亿元,占狮丹努总出口额的三分之一左右。
  “从出口商变成生产组织者,主导国际产能合作,实质上是顺应世界产业转移规律,将先进的产业整体输出到不同的国家,同时促进自身产能的提升。”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认为,下一步应立足于各展所长,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
  狮丹努集团副总经理徐建昌深以为然,“产能转移后,宁波本土工厂更应依托技术研发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民族品牌形象。”目前,公司正自主研发具有智能调温、不沾油污等特点的绿色环保面料,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
  更严的准入
  更高的进口标准
  今年年初,一则《中国不再进口塑料废品,英国人慌了》的消息在各大门户网站刷屏。据BBC报道,英国过去每年都会运送50万吨塑料废料到中国,由后者作回收处理。随着我国从今年1月正式启动新法规,禁止进口所谓的生活来源废塑料,这种交易即将终止。这是中国试图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尝试。
  作为全国进口废物原料重要的集散地,宁波口岸历年来是各部门加强进口固体废料管理、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的重要阵地。据宁波检验检疫局统计,2017年宁波口岸共检验检疫进口废物原料4.22万批,重量353.27万吨,货值47.14亿美元,其中检出环保不合格进口废物原料148批,重量1.32万吨,批次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与此同时,宁波也是再生塑料环保企业的聚集地。在环保部公布的2018年第一批限制类进口类申请明细表中,记者发现,废塑料相关企业只有8家,且审批量只有9335吨。其中宁波入选2家, 审批量达5842吨,占比高达62%。分析指出,这意味着宁波提倡多年的园区化生产,有实质性政策支撑。同等严控条件下,宁波企业具有更大的规模、技术和发展优势。
  另一方面,消费品进口将成为重点。统计显示,2017年,国内消费对于中国经济的贡献已经超过65%。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多年来,我国在零部件、机械配件、原材料进口方面长期居首位。未来,随着国内消费层级的不断提升,经济结构正在不断优化。我国将逐渐减少工业制成品和原材料进口,扩大消费品进口。
  连日来,宁波保税区进口商品集散中心人头攒动。自2015年首届宁波进口商品年货集市揭幕以来,每一年岁末,市民冯女士都会来这里,采购各类性价比极高的“洋年货”。“今年这里除了进口葡萄酒、啤酒、粮油、水果、休闲食品、日用品等常规品类,还增加了澳大利亚的羊毛被、泰国的乳胶枕、德国的手工锅具、墨西哥的牛油果油、保加利亚的玫瑰护肤品、匈牙利的酒等各国国宝级的产品。”冯女士如数家珍,笑称“进口年货集市,引领了我的新消费。”
  市进口商品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近几年,随着进口商品消费群体的扩大以及消费不断升级,年货集市也进行了相应升级,比如扩充集市商品品类,升级包装及提升品质等。在今年的年货集市上,中东欧商品格外抢眼,中东欧特色食品、葡萄酒、日用品等千余种特色商品均在年货集市上亮相。“几届中东欧博览会办下来,宁波培养了一大批中东欧商品进口商,宁波市民也对中东欧商品有了充分的了解,进口商品‘中东欧热’可以说是双赢的结果。”
  更具创新力
  更强出口制造实力
  前天,宁波收到了一份来自国务院的“春节大礼包”——国务院批复同意宁波、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2009年3月北京中关村成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苏南等陆续加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行列。至此,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数量增至17个。
  批复指出,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宁波的区位优势、民营经济优势和开放发展优势,积极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着力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打造民营经济创新创业新高地,努力把宁波、温州高新区建设成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创新创业生态优化示范区、对外开放合作先导区、城市群协同创新样板区、产业创新升级引领区。
  “水到渠成!”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说,今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当前没有现成的外贸路径可以参照,那就更要强调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潜力。
  事实上,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市企业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与创新能力,企业的发展正进入到一个新的“超越追赶”阶段,希望从“追赶者”向“领导者”转变。“千亿企业”成为第一个“小目标”。去年8月,我市确定了7家具有一定规模基础、产业带动力大、具备千亿级发展潜力的工业龙头企业(集团),作为“千亿企业”培育对象,分别是奥克斯、舜宇、均胜、雅戈尔、杉杉、金田铜业、吉利汽车,期望他们带头实现千亿目标。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宁波培育“千亿企业”,既是加快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的需要,也是帮助宁波工业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更是宁波顺应消费市场变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必然要求。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