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机场优势 发展临空经济
2004/7/5 9:36:54 来源:56zg.com 作者/编辑:
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西部的长宁区依托其地域内虹桥国际机场的优势,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上海近几年来发展最显著的城区之一,其综合实力已位居上海中心城区前列。
依托机场的区位优势,长宁区的涉外商贸、会展、旅游、房地产和物流等产业得到发展,临空经济也应运而生。而面对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申博的成功、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加快等所带来的一系列发展机遇,临空经济也越来越凸显其在长宁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长宁区在新一轮发展中提出,要主动融入上海的全市发展战略,发挥好虹桥地区的综合优势和产业优势,以信息、会展和物流三大产业为发展引擎,形成长宁现代服务产业带和都市科技产业带,形成以涉外经贸与商务为主导功能,服务于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多功能、开放型、现代化的最适宜居住和最适宜创业的示范区,形成上海国际性的商务商贸城市副中心(SCBD)。其中依托虹桥机场空港优势,发展虹桥临空经济区为重要集聚点的临空经济,成为长宁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作为上海市级科技园区的虹桥临空经济园区的打造定位于园林式、高科技和总部型。她除了紧邻虹桥机场外,同时还毗邻虹桥高档商务区和别墅区,紧邻通往长三角十五个中心城市的沪宁、沪杭高速公路和318国道,将于2005年开通的上海地铁二号线将横贯该园区,并设虹桥临空园区站。根据长宁新一轮发展战略的要求,规划面积达2.8平方公里的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将致力于构筑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对接平台,与长江三角洲互为辐射的商务平台,未来新兴产业的培育平台;并重点发展信息产业、现代物流业、服装服饰业以及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其中,占地达20万平方米的现代物流园区将成为依托空港优势,发展临空经济的主要支撑点。
未来长宁在发展临空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物流业过程中还将重点建设而面向长江三角洲的跨国采购中心,形成采购和物流平台,给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十五”期间长宁重点发展软件信息产业,尤其是信息、咨询服务业。因此将充分整合区内的信息产业企业资源,如联想电脑、神州数码、方正电脑等,搭建长宁的物流信息平台。发挥虹桥临空IT产业聚集的优势和大型商业配送中心和信息产品物流中心的规模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大型的有发展潜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入驻,从而尽快形成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集聚,推动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长宁发展物流产业将紧盯长三角地区组合保税仓储、分拣包装、国际货运进出口、第三方物流等产业,开发有特色物流业,满足临近地区大量科技类企业的快速通关、快速转运的要求。并利用“数字长宁”的信息技术,实现客户快速配送、零库存等要求。
与此同时,长宁通过发展物流业等临空经济,直接带动该区商务商贸、运输仓储、零售批发、信息咨询产业的发展,并推动邮电通讯等配套产业的发展。
大连甘井子区:依托信息技术 打造物流基地
被称为“大连之门”的大连市甘井子区,的确名不虚传:大连目前惟一的空港————周水子国际机场和沈大高速公路南出口均在区内,长大铁路线穿境而过,大连海港的一些专业码头在区内星罗棋布……而全区上下发挥“大连之门”优势,建设现代物流基地的动作和规划,更是引人注目。记者采访甘井子区区长毛岩亮时,他明确表示,现代物流业是甘井子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全市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甘井子区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将大连市建成东北亚重要航运中心的战略部署,加速推进全区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把本区建成在东北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现代物流基地。
毛岩亮如数家珍,列举子甘井子区发展物流产业的地理条件、区位优势及发展环境。在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方面,甘井子区占尽先机。一是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区辖区总面积502平方公里,现已全部纳入城市管理体制。全区辖区总面积502平方公里,其中,物流园区面积达到19平方公里;二是有特殊的区位优势。甘井子区东临大窑湾港、大连湾港,南临大连港、香炉礁港,西临羊头洼港,北临沈大高速公路、201、202国道和黄海大道出口,处于大连市物流业发展布局的中心位置上;三是有便捷的交通。甘井子区是大连空港的腹地,哈大铁路的要冲和咽喉,陆路交通的出口,海上运输的集散地和大连区域交通的动脉;四是有大连口岸的市场资源优势。根据大连市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规划,预计全市物流总量将由2000年的3.4亿吨增至2010年的4.2亿吨以上。而从发展环境上看,大连市将发展物流业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推进“大大连”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甘井子区作为“大大连”主城区的中心城区,承担商贸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教育产业集中发展区功能。甘井子区的物流产业具有不能替代的重要地位。
毛岩亮说,根据全市建设东北亚重要航运中心的总体发展目标和甘井子区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