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司机叫板公路“三乱” 成司机“维权代言人”
2008/3/20 9:43:39 来源:人民网 作者/编辑:1
简要内容:频频遭遇公路“三乱”后,他没有保持沉默,而是保留证据向有关部门投诉,维护权益,很快成为全国许多司机的“维权代言人”。从2005年3月至今,他已为同行代理投诉公路“三乱”事件350多件——
所谓“三乱”,就是根据国务院纠风办、公安部、交通部有关规定,指在公路上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的行为。
被逼出来的“维权专家”
40岁的王金伍是河南西峡县的一名货车司机,如今自己名下已经有了三辆货车,雇了司机跑运输,而他则在县城开了一家货运信息部,当起了“车老板”。
王金伍上学时只念到初一,当过农民,服过兵役,还在一家事业单位干过合同工。如今,王金伍大名鼎鼎,精通所有涉及交通的法律法规。
之所以精通如此多的法律法规,要和公路的“三乱”有关。
一切要从王金伍跑货运时说起。2004年10月,王金伍和朋友合伙掏了38万元买了一辆货车,往返于河南西峡、湖北和陕西三地跑货运。刚开始跑运输时,王金伍几乎是天天挨罚,县县挨罚,交警罚了交通罚,超限站罚了运管所罚,运管所罚完还有路政……最多的一天,他的货车在陕西被罚1700元,在湖北被罚2000元。跑了一趟运输,不仅没有挣钱,反而赔了钱。后来王金伍从同行那里获知,这已经是业内见怪不怪的事情。
越来越多的罚款让王金伍感到不平,又觉得奇怪:执法人员常常只罚款不卸货不纠章,他们不听司机的陈诉和申辩,也不做调查笔录,不勘验车辆,司机们只要交了罚款就可以继续上路,但每过一个县就得被再罚一次。交警罚的次数少但数额大,交通罚的单次钱数少但次数多,这样的情况令王金伍和他的合作伙伴很吃不消。
为了搞明白这些罚款是否合法,王金伍购买了《公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及相关配套法规书籍。此后每次挨罚都要搬出法律条文对照一下,看看罚款是否有法律依据,是否违规。
2005年3月,王金伍的货车在河南伊川境内一天两次被交警部门以同样的理由处罚,一次罚款300元,一次400元,并且只给开了罚款票,没有下达处罚决定书。王金伍以程序违规为由向伊川县公安局提出行政复议,当地公安机关非常重视,为此专门进行了调查,证实了王金伍反映的情况,随后,交警队专门派代表跑到西峡道歉,并退还了罚款,这是王金伍第一次牛刀小试。
此后,王金伍就自己遭到乱罚款的事向陕西商州和湖北荆门、孝感等地的交警、交通主管部门提出行政复议。复议提出后,进展都让他感到满意。从此之后,无论在什么地方遭遇了公路“三乱”,王金伍都会保留证据,然后向有关部门申诉,维护自己的权益。
叫板“潜规则”讨公道
王金伍的行为立刻在备受公路“三乱”折磨的货车司机中传开了。2005年下半年开始,不断有同行遇到乱罚款问题来向他请教,或者干脆委托他全权代理。
河南西峡县有1000多辆货车,前些年主要从事保温材料的营运,最近大多从事煤炭运输。这是一个不产煤却以运煤而闻名的县,司机们全国各地都跑,所遭遇的乱罚款也是形形色色,千奇百怪。2006年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跑湖北线的西峡司机对襄樊市襄阳区运管所既恨又怕。据称,当时该运管所上路查车辆改型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只要货车经过就扣到停车场,司机去找扣车的人,却被告知要去找科长,科长让找副科长,副科长让去找所长,找来找去的结果被罚一两万元。
襄樊还发现这样一个怪现象:一些常在襄阳区车管所附近活动的社会闲散人员“神通广大”,花钱请他们出面活动,只需两三千甚至千儿八百元就能把车要回来。更有甚者,该地方还有一次性交2000元保证一年不被罚、交1000元管半年不被罚的不成文规定。
当地运管所罚款时并不做调查取证和询问笔录,而是让司机在空白纸上签字,或者抄写一个固定样本的保证书,这个样本是这样的:我叫×××,因为车辆(空几格,由司机根据要求填写),自愿放弃陈诉、申辩、听证的权利……这些让货车司机见怪不怪的现象已经成为“潜规则”,很少有司机去质疑。然而,王金伍却开始“较真”。
2006年5月,王金伍受30名车主委托代理这一维权案例,他多次跟车到襄樊调查取证<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