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世通用信息化奠基现代物流
2004/5/10 9:27:51 来源:支点网 作者/编辑:
|
近几年,我国的物流产业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社会产品总量的增长,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成长起来,并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对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商品流通模式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物流产业已经成为该市的重点基础性产业之一。武汉世通物流股份公司就是在武汉市启动华中现代物流总体规划时成立的,并在该规划的总体实施概要中以龙头企业的身份成为这一规划的代表。
武汉世通物流股份公司在完成改制挂牌后一个月内,企业领导班子做出的第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就是实施整体信息化改造,并明确了整体信息化目标和分布实施的战略。日前,由国内物流软件专业供应商上海博科资讯公司负责开发的物流信息系统,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调研、流程分析改造等工作,开始进入整体方案设计和开发阶段,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全面运行物流信息系统。对于一个有着几十年计划经济背景,从国有商业仓储企业转制而来的新型物流企业,如何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投入如此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信息化改造,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负责该公司信息化改造项目的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总。 物流信息化源于市场竞争
由湖北省商业仓储运输有限公司、武汉市商业储运公司、武汉新良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常码头粮库整合而成的武汉世通,是一家专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公司转制后面临着从计划到市场的脱胎换骨,面临着机构、体制、人财物等多方面的改造。传统的物流服务主要以手工作业为主,增值业务难以开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世通在3-5年内成为华中一流物流企业的目标,世通物流决心投资数百万元建立包括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客户管理等功能在内的协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加快向新型的第三方物流专业公司的转化,完成在全公司范围内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实现整个公司内部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李总认为,对于一个即将迎接市场竞争的现代物流企业来说,尤其是一个拥有各种老设施、老设备的转制的国有商业储运企业来说,需要改造的地方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信息化的改造。因为缺乏信息化的服务手段,就不是现代物流的根本所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丧失客户丧失市场。武汉世通转制挂牌后迅速做出实施信息化改造的决定,是有切身体会的,公司曾经因为不能提供信息化的服务手段而流失了不少客户。因此,在所有的改造的国有企业或者物流企业的发展规划中信息化改造必须要先行,其他的改造可以视企业的发展和客户需求来定。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分析,无论是生产、贸易、服务,还是建筑、交通,任何产业任何企业都有供应链的环节,也都需要物流服务。就传统仓储转变第三方物流行业中,虽然离不开高架仓、叉车、托盘等,但是在实际的仓储物流服务中,不同的客户是有不同要求的。如有些不要高架仓,有些不要托盘或叉车,但所有的商品都需要信息化。通常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首要条件就是有没有信息化服务手段。因此,信息化改造是市场的需要,也是发展的必需,是现代物流衡量的标志! 物流信息化发于专业运作
目前国内物流企业的信息化通常采用自己开发、与IT公司合作开发以及外包给专业的物流软件公司等三种方式。而武汉世通从一开始就排除了独立或参与合作开发的选择。世通的领导认为信息化本身是手段不是目的,与专业的物流软件公司合作,除了能保证系统完成的效率和质量外,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思想和方法。这就是专业人做专业事。
因此,在选择信息化实施项目合作伙伴时,武汉世通首先考虑的是要找专业的软件公司,并且是专业的物流软件公司进行合作,同时还必须有物流行业信息化的成功案例可以参照。李总认为对于做物流信息化项目的软件企业来说,关键要知道如何做、怎么做,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客户说什么你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教客户怎么做!。在考察过程中,上海博科的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的领先优势,以及众多的物流成功案例吸引了世通,但除此之外,世通还特别注意到了博科拥有国内同类软件企业中比较少的CMM3(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评估认证,这些都证明了博科在物流项目上的开发能力。因为成熟的标志,是有标准的。
博科的第三方物流软件为大物流网络体系结构,支持多层组织架构,是根据中国物流业发展过程特点、结合国际现代物流发展理念和按国情实际定制的,用供应链与需求链的思想,设计的一套既能满足目前中国物流的需求,又能随着物流业的发展,不断拓展新的功能并与国际接轨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在项<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