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未来十年商业物流格局先睹为快
2005/3/25 9:15:41 来源: 作者/编辑:
23日,杭州市召开了商贸物流业发展会议,出台了《〈杭州市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构筑“购物天堂”和长三角南翼商贸中心城市的目标。
商贸物流业是衡量一座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没有繁荣的商贸、没有现代化的物流,就没有现代化的城市。
对于杭州而言,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拉动经济增长的需要,是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塑造城市品牌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1个商业中心 3个商业副中心
按照“一主三副六主团”的城市布局,杭州将发挥解放路连接西湖时代和钱江时代的作用,重点构建1个市级商业中心、3个市级商业副中心,在市区、市郊和县区构建区域商业中心和区域商业副中心,形成三级商业服务网络。
市级商业中心将以延安路为轴,贯穿湖滨、武林和吴山3个商圈,组成“一线三圈”;三个市级商业副中心是萧山区江南商业城商业中心(位于市心路)、临平城商业中心(位于临平镇的北大街,北至邱山大街,南至东、西大街接口)和下沙城商业中心。
4个区域商业中心 12个区域商业副中心
杭州市区还将建立4个区域商业中心,包括与钱江新城相匹配的庆春东路区域商业中心、凸显运河文化的拱宸桥区域商业中心、与人居环境相配套的翠苑区域商业中心、以中高档消费为主的滨江区域商业中心。同时,在富阳、桐庐、临安、建德和淳安构建5个区域商业中心。
此外,杭州市区还有12个区域商业副中心,包括城站广场、之江大道南段新居区、德胜东路地区、半山地区、卖鱼桥地区、黄龙地区、西城地区、钱江新城区、下沙高教园区、滨江高教园区、小和山高教园区和三墩地区。临浦、瓜沥、义蓬、塘栖、余杭和良渚还有6个商业副中心。
9条商业特色街 1处旅游购物广场
杭州还将推进商业特色街区建设,重点是湖滨旅游商贸特色街区、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南山路艺术休闲特色街区、武林路时尚女装街区、四季青服装特色街区、丝绸特色街区(杭州中国丝绸城)、信义坊商业步行街、梅家坞茶文化村和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
根据规划,杭州市区景区相对集中的旅游线路交会地带将建设一处旅游购物广场,营业面积在2000-3000平方米,购物广场以展销浙江省旅游商品为主,突出杭州特产,辅以餐饮、休闲服务。
通过特色商贸的建设,杭州将成为“游新西湖,看西博会,品杭帮菜,逛特色街,买杭产货”的购物天堂和游览胜地。
5块物流重点区域
根据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杭州将分为5个物流重点区域:下沙区域主要提供都市配送型、产业基地型、行业分拨型物流服务,下沙有条件成为杭州现代物流业最先进的区域;江南区域主要提供产业基地型、都市配送型物流服务;临平区域主要提供产业基地型、枢纽中转型、专业市场型物流服务;江东区域将提供产业基地型和航空型物流服务;康桥区域提供枢纽转运型和专业市场型物流服务。
根据实施计划,杭州近期将重点建设下沙(乔司、九堡)、康桥、江南三个物流功能区,拱墅区政府将组织实施康桥区域物流业的规划。
1个国际机场
商贸流通业分为生产者服务业和消费者服务业。相比较而言,前者尚有欠缺,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打造现代物流业。
杭州有一家笔记本电脑生产企业,常年为苹果、康柏等欧美品牌做代工,基地原设在深圳,后来考虑到杭州IT产业氛围好,决定把投资转向杭州。这家台资企业起初不适应杭州当地的物流条件,因为根据“零库存”要求,从采购原料到产品出厂只有24小时,当时只能组织集装箱车队从杭州运往深圳再出口。
这一情况目前已经得到明显改善,萧山机场已经列为全国十大国际机场,每天有4班日本航班,而且都是波音767大型飞机,航线客运上座率超过了50%,平均货运量超过了6吨。
目前,东芝公司已经把分布在全球的产能都集中至杭州,今年将出口350万台笔记本,出口额达20亿美元。
多家新迁大型市场
目前,全杭州693个市场中,主城区就有200多个,占到三分之一。根据规划,杭州市现有主城区的商品市场大部分要向园区转移。从去年至今,从杭州市中心搬走或正在做着搬迁准备的大型批发市场已有10多个。3月中旬,白鹿鞋城搬迁至拱墅区的杭州国际工业品贸易中心(钱江市场)。
杭州的商品市场将根据类型和功能决定新的“栖息地”。陆路枢纽型市场将集中在临平城南部;空港枢纽型的商品集散地可布局萧山瓜沥西部;在城西、城东外围地区建立建筑装饰材料市场园区;在城北的勾庄建设杭州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在城南的萧山区计划再建一个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生产资料市场逐步向萧山、滨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