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的发展形势
2007/1/21 14:55:33     来源:     作者/编辑:
物流业的形成,是现代产业演进、升级的产物,作为一个将生产与销售连接起来的中间部门,为企业更快的将商品和服务传送到消费者手中,为消费者更便利的获得商品和服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初的物流术语在西方国家出现也不过50多年历史,它源于美国的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军事系统,后引入工商业。英文为Physical Distribution(简写为PD),即实物分配,包括企业、销售商自身的运输、仓储、包装和搬运等活动。50年代引入日本等国,1956年,由于日本政府担心物流的发展缓慢可能拖累处于高速增长的日本经济,遂由日本生产效益本部(现社会经济效益本部)向美国派遣了一个流通技术专门考察团,考察团回国时带回了这一术语,直到1965年日本政府在所制定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报告时,对物流表现出了相当的重视,在报告中首次使用了“物的流通”这一术语,并强调了加速“物的流通”现代化,1970年左右,日本开始用物流这一更为简洁的表达方式来代替“物的流通”,自此,作为企业经营中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物流得到了迅猛发展。该术语由日本引进、传播后传入我国,我国则在80年代初才接触物流这个概念的,而在我国近几年才广泛运用物流概念并重视物流的作用。

    物流业发展趋势

    现如今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当前的物流业正向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使商品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自由流动。跨国经营在全球范围风行,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根据比较成本优势的经济原则,将许多商品的原料生产、半成品生产、零部件加工、成品组装、标志、包装和发运销售,分别安排在国内外许多不同的地方进行,并同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交叉结合,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跨国公司的生产和经营越来越成为当前和今后国际物流需求的主要来源,并成为物流业发展和竞争的焦点。全球化战略的趋势,还使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社会大分工。生产厂集中精力制造产品,降低成本,创造价值;物流企业则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从事物流服务。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业的必由之路。物流系统必须有良好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如美国洛杉矶西海岸服务公司与码头、机场、海关进行联网,使客户可以从该公司获得货物到达的时间、到泊(岸)的准确位置,可使商品在几乎不停留的情况下,快速流动,直达目的地。良好的信息系统能提供极好的物流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

    在大型的配送公司中,往往还建立了ECR和JIT系统。所谓ECR,即有效客户信息反馈系统。有了它,可以做到客户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而不是生产出东西等顾客来买。通过JIT(准时制生产)系统,可以从零售商店很快得到销售反馈的信息。这样,配送中心不仅实现了内部的信息网络化,而且增加了配送货物的跟踪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竞争力。

  多功能性是物流业发展的首要方向。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它不仅只是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供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它服务。现代供应链管理,即通过从供应者到消费者供应链的运作,使物流达到最优化。作为一种战略概念,供应链也是一种产品,而且是可增值的产品,其目的不仅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提供超过客户期望的增值服务。

  网络化是物流业的支撑工具。随着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使商品交易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不仅时间缩短,交易速度加快,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商业交易的成本,未来的流通时间和流通成本绝大部分被物流所占有,因此,物流对未来的经济发展会起到非常大的决定和制约作用。网络还可以支撑、优化、改造、提升物流实体,增强企业竞争力。用网络经营可以改造企业经营方式和传统的商业模式,整合企业物流资源、物流线路,改造企业物流流程。用网络优化物流,不但能够大大提高物流效率,而且还可以使物流成本降低、利润增加,从而改变它的传统形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物流业还是作为新兴产业,市场需求之旺盛、发展之迅速、潜力之巨大,足以用“黄金产业链”来形容。虽然规模较大,但在物流的合理化方面存在差距。我国目前尚未建立以物流业为基础的统计体系,无法准确反映物流的总规模。表现为物流组织不尽合理,受资源分布、流通体制、产业布局和企业生产组织的影响,物资舍近求远、迂回流动的现象较为严重;大量物流活动缺乏专业化组织物流服务,物流费用高。我国目前每万元GDP产生的运输量为9200吨公里,物流费用占GDP的20%左右,而美国、日本上述数据分别为870吨公里和10%,70吨公里和14%。即便扣除其工业化<ipt>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