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港口物流基地建设正加快推进
2006/4/26 11:04:48     来源:舟山日报     作者/编辑:
“以港兴市”是舟山市“十一五”经济发展战略。该市“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充分利用舟山独特的区位和港口优势,加快建设集装箱物流、能源中转储运、矿砂中转配送、煤炭加工配送、化工品中转和粮食中转加工等六大基地,打造全国重要能源物资储运中转基地、长三角重要对外贸易物流基地、市域临港工业物流支撑基地。

  今年以来,舟山港口的石油中转形势喜人。4月12日,该市写下同一天两艘“VLCC油轮”进舟山港口接卸石油的新纪录:巴拿马籍“至高”轮装载燃料油290504吨,先在虾峙门外锚地减载57000吨,然后靠泊岙山基地油码头进行接卸;我国的“新宁洋”轮装载原油262580吨,成功靠泊中石化册子油库码头。册子油库30万吨级原油码头自投产以来,已接卸外贸进口原油1141671吨,是舟山港口货物吞吐量新的增长点,也将成为今年全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在岙山岛,作为我国首批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之一的舟山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目前在建储油罐的储油能力为500万立方米,其中最大的油罐体积为10万立方米。一期工程总投资为40亿元,分3期施工,首期预计今年内完工,全部将在2008年建成。二期工程规划为300万立方米的储油能力,预计投资将达25亿元到30亿元。

  除了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在岙山岛即将上马油库容量为92万立方米的二期项目。浙江万向集团投资12亿元建设的总容量为150万立方米的岙山石油储存项目也正在加紧筹备中,一期项目57万立方米油库即将动工。

  到2008年,岙山岛的石油储备能力将达到1100多万立方米,有望成为世界最大单体石油储备基地。

  宝钢马迹山矿砂中转今年实现了开门红,前3个月完成吞吐量630.79万吨。目前总投资约23.94亿元的二期项目已开始全面建设,项目主要为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线地区钢铁企业提供服务。预计到2007年建成时年吞吐量可达5000万吨,港口吞吐量将翻一番,可望成为亚洲最重要的矿石中转枢纽之一。

  今年以来,随着海洋经济的大力发展和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批港口物流设施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作为集装箱物流基地的金塘岛大浦口集装箱码头项目今年有望正式开工,洋山港区后续项目也在加紧建设;作为矿砂中转配送基地的衢山鼠浪湖岛矿石中转码头已经启动,六横凉潭矿砂中转项目即将上马;作为煤炭加工配送基地之一的六横舟山煤炭中转码头项目已经启动;作为化工品中转基地的马岙世纪太平洋液体化工品中转基地项目近期将正式动工,中奥能源六横PX储运项目有望年内开工;作为粮食中转加工基地的老塘山国际粮油集散加工中心正在加快推进。

  来自舟山港务局的消息,华东各省市对原油、铁矿砂和粮油等原材料进口需求日益旺盛,工业制成品出口也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由于受港口条件限制,大吨位满载船舶难以进出长江沿线各港,一些地区纷纷将舟山作为其进出口货物的中转基地。今年前3个月,舟山港口为长江沿线港口中转进出口货物达41艘次,共计106.04万吨。

  海运业是现代港口物流业重要组成部分。截至3月底,我市的航运企业国内沿海运力保有量达到194.37万载重吨(不包括舟山一海海运公司运力),比上年末净增11.87万载重吨;运输船舶1527艘,比上年末增加15艘。目前,我市货运运力保有量已跃居全省第一。

  据舟山港务局统计,今年前3个月全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620.52万吨,同比增加27.55%。舟山港正昂首阔步向亿吨大港迈进。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