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全面启动"一港五区"建设 向临港工业城市迈进
2006/3/20 10:56:39     来源:中国水运报     作者/编辑:
"十一五"期间,温州将借鉴发达国家港口发展的成功经验,首次把港口、港口物流、临港工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启动"一港五区"建设,明确港口功能,真正做到"深水深用" 。

  "靠海吃海"发挥优势 

  1989年,龙湾港区一期工程结束了温州港无深水泊位的历史;1998年,小门岛5万吨级油气中转码头让温州港首次接纳了5万吨级船舶;2004年,状元岙深水港区开工建设,使温州港由"瓯江时代"向"东海时代"迈出坚实的一步,推动了温州的临港产业发展。现如今,加强临港经济的发展被列入温州经济三大增长点,温州在"靠海吃海"的道路上持续开拓。 

  有关人士称,东海大陆架是我国天然气石油资源丰富的海域,温州依靠其区位优势,加快以石化产业为主的大小门岛、在瓯江口外的以远洋外贸为主的状元岙、以临港工业为主的乐清湾三个大型核心枢纽港区,温州港建设由集装箱运输的支线港逐渐成为干线港,进一步形成保税仓储、物流服务业初具规模的综合性沿海主要港口。 

  改变"低、小、散"局面 

  温州从改革开放以来,就是东部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温州市虽然有较好的港口资源,但临港工业发展一直较为滞后。要解决产业"低、小、散"问题,促进传统产业提升,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而临港工业就是突破口之一。 

  据业内人士介绍,温州的特点之一就是海运一直比较发达,2004年开工的状元岙港区一期工程更是拉开了温州深水港发展新时期,到2005年底,温州港已有生产性泊位234个,其中深水泊位7个,全港货物吞吐量达36360.18万吨,客运80.17万人。 

  地处长三角和珠三角结合部的温州,20多年前孕育出中国第一批民营经济企业。这个充满活力的滨海城市,正进行着新一轮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据悉,温州正在加快建设乐清湾、大小门岛、状元岙大型深水港区,将建立起发达的临港工业产业群,为温州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一号工程"初显成效 

  温州,这个由轻工业为主体的城市要向临港工业城市转型,已经成为相当多数人的共识。2004年底,新任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强力实施温州一号工程---招商引资。2005年3月11日的招商引资大会上。投资300亿的"温州石化基地项目"被首次正式向外公布,石化产业将成为温州经济"新兴"的支柱产业。 

  在"十一五"规划中温州市提出要按照"大港口、大产业、大项目"的要求,重点建设乐清湾港区、大小门岛港区、状元岙港区、瓯江口内港区、苍南芦浦等"一港五区"产业基地,全面启动实施临港产业基地建设,并成为浙江省临港产业中心之一。对温州临港工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物流配送支持的状元岙港区建设,将成为了临港工业的重要一环。 

  香港新创建集团有限公司于2006年3月1日与温州港务集团签定框架性协议,计划投资1.75亿美元入股温州状元岙深水港一期工程。根据协议,组建的合资公司中,新创建集团以55%的股比占控股地位。 

  状元岙深水港共三期,规划有8个泊位。该港区最低潮位自然水深可达14.5米,能满足第五代、第六代集装箱船舶全天候进港,工程建成后,将改变温州港无大型集装箱专用泊位的历史。此次合作的一期工程,已经于04年12月开工,建造2个5万吨级(兼靠10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及陆域配套设施,年设计吞吐能力70万标箱,工程将在2007年完工。温州港向东海延伸的趋势,标志着温州港河口港向海口港的迈进。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