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领袖不仅仅是创造一种理念,还要让这种理念深入人心,并在身后形成一支庞大的追随队伍
2003年5月,UPS从朗讯手中接过了长达5年的物流管理合同,同时接过的还有朗讯天上地下的所有空运、陆运、[直接换装](即收即发)、仓储业务及IT物流系统,覆盖了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地区。"UPS将在更高层面上[监督](管理)朗讯物流网络的运行。"朗讯公司供应链网络部(全球物流)副总裁吉姆•约翰逊说。言外之意是,UPS已经进入到供应链管理的高级领域了。
UPS为朗讯提供物流服务要追溯到1999年。4年多的亲密接触下来,UPS在朗讯眼中已经从世界上最大的[包裹速递员](快递公司),摇身一变为拥有无与伦比的智慧和才干、能指挥和调动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高级指挥家。朗讯今天对UPS和供应链管理的观点,是UPS多年用实际行动向客户渗透的结果。
UPS最成功的供应链理念渗透表演是在2003年4月。在更改LOGO的新闻发布会上,UPS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埃斯丘向全世界宣布,UPS已完全进入供应链领域,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实现无缝衔接的"同步化商业" 将成为UPS新的战略蓝图。"UPS获得了引领全球商业新进程的独特机会,新的品牌形象将为我们奠定迈向未来岁月所需要的坚实基础。"UPS用这种方式,向全世界传递了战略转移的方向。
双全攻略
UPS进军供应链的想法由来已久。20世纪90年代初,首席执行官吉姆•凯利已不满足于将UPS只做成世界第一流的[速递员](快递公司),他的眼界放得更远。与客户的深入接触使他意识到:未来商业社会最重要的力量莫过于全球供应链,于是"[完全](全程)供应链管理"作为最重要的目标,成为UPS每位高级经理在年度报告会上使用最多的关键词。
1993年,UPS成立了UPS全球物流公司,正式打响了投身物流市场的战斗。两年后,UPS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物流集团,包括UPS全球物流公司和其他5家公司,服务范围也从简单的陆运、空运扩大到精细物流和技术支持上。
有了精良的装备,接下来就是开疆拓土。
UPS首先从家门口干起。2001年1月,UPS以4.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大型报关和货代企业Fritz,由此拥有了为跨国公司进行报关和货代的能力。此前,UPS还收购了加拿大的Livingston,借此拥有了在加拿大的药品和化学制品分销网络、专业的物流队伍和庞大的客户基础。同时UPS还收购了两家美国小型第三方物流公司。
在北美的一系列收购行动让UPS在供应链领域有了初步的发言权。
对急于在世界编织国际供应链网络的UPS,欧洲是必须落脚的地方。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国际物流品牌如德国邮政、DHL、TNT、EXEL、德迅和丹沙都出身欧洲,在这里经营多年,牢牢站稳了脚跟。精明的吉姆•凯利意识到:要想扎根欧洲,只能智取,不能硬攻。为了扬长避短,UPS走出了一招妙棋。
UPS锁定了几个高增长行业,包括高科技、电信、汽车、电子、医药保健品,这些行业不仅生产车间遍布世界各地,而且衡量运输时间的刻度经常精确到"小时"。站在欧洲众多的物流大腕中间,拥有欧洲航空转运中心和500多架环绕世界的飞机的UPS很快找到了鹤立鸡群的感觉。凡是具备为这些行业提供零部件物流服务资格而且业务数一数二的公司,都写进了UPS的收购名单,如果有维修和紧急递送功能,更是排在收购名单的前列。
1999年12月,UPS征服了法国的Finon Sofecome,该公司是法国零部件物流中的佼佼者。2001年5月,UPS与瑞士一家物流公司携手,进入欧洲科技、通讯及医药保健品领域;同年 7月,UPS[与德国的UNI-DATA公司联姻](收购了德国的UNI-DATA公司),后者专门面向欧洲高科技公司,提供安装、维修、部件仓储、紧急递送等物流服务,其在德国和东欧的强大配送网络和良好的声誉一起成为了UPS的[合法财产](重要资产)。
在欧洲的动作让UPS登堂入室,可以为城市、区域甚至世界大客户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的设计、改进、实施和管理,同时提供国内外的运输、仓储和物流增值服务。从此,[UPS有了与世界一流物流公司平起平坐的机会](UPS成为世界一流的物流公司)。
拉美是UPS重点关注的又一个战略高地。与北美和欧洲火药味浓烈的战场不同,世界重要的物流公司在拉美跑马圈地的数量与质量都不成气候。习惯于抢先占领制高点的UPS,在这里采用了全新的战略方式--直接投资。
2002年4月,UPS一口气在阿根廷、巴西、智利、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墨西哥、波多黎各、委内瑞拉和美国的维京群岛设置了11个物流中心,专门设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商业中心。UPS代表客户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零部件,[完成装配后](拣选包装后),通过拉美地区的70多个仓库,将[成品](其)送到最终用户的手中。许多零部件是高科技设备修理和维护的关键[部位](部件),UPS承诺在1-4个小时内及时送到,一周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