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与“对”之间
2004/5/10 9:30:07     来源:计算机世界     作者/编辑:





       冰山集团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洋压缩机)历经波折选择供应商的过程表明,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对自己和对选择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具有清醒的认识,应该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前提。 

    2002年4月24日对三洋压缩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一天,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在大连举办“企业信息化工程示范现场会”,向轻工行业介绍并推荐三洋压缩机的成功应用。 

    据说,早在3月份,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就对三洋压缩机ERP项目实施成果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效果非常显著,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资金周转次数、降低企业库存和成本、减少加班工时、缩短提前采购期等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经本报记者深入调查,“经典”课题组决定将三洋压缩机案例入选“中国企业信息化具有推广价值的50个案例”之列。 

    案例故事 

    在赵之海看来,三洋这样的制造型企业,最困难的不是能不能生产,而是不知道该不该生产。 

    “信息化不一定要每个人都喜欢,我们需要的是能够让信息有效地交流与整合,目标就这么简单。” 

    谁喜欢信息化? 

    1999年初,身为一厂之长的赵之海发现,三洋压缩机企业物料信息不畅的问题表现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这年的销售旺季来临之时。 

    赵之海回忆:“当时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要客户那边一个要货的电话打过来,三洋这边马上就乱成了一锅粥,但忙到最后还是常常不能告诉客户能否提货。搜集有效信息的时间太长了,有些分公司有货不能提,有些分公司没货又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对客户的响应效率太低,销售商们意见很大,因此失去了不少客户,销售收入也明显受到影响。” 

    三洋压缩机是由大连冰山集团和日本三洋电机、日商岩井共同投资建立的合资企业,是国内知名的压缩机制造企业之一。1995年公司投产以后,产品销售额以年均56%的速度增长,产品在超市冷柜和商用空调市场上的占有率在75%以上,2001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但即使如此,三洋压缩机仍然只能算一家不折不扣的中小企业。 

    在赵之海看来,三洋这样的制造型企业,最困难的不是能不能生产,而是不知道该不该生产。生产多了,企业投资很大,库存压力也大;生产少了,明显不能满足需求。赵说: “现在的客户给的都不是订单,而是直接就交提货单,”这让他感到很难办。 

    三洋有两个生产厂,一个以生产大型冷柜压缩机为主,一个以生产家用空调、冰箱压缩机为主。对一厂而言,每年年末年初是他们的销售旺季,1999年春节前后,很多超市赶着开业,需要配很多陈列柜。“那阵子紧急订单特别多,工厂几乎每天都加班,从早上八九点一直干到晚上十一二点是常事,有些机器24小时不停。”赵之海回忆。冷柜生产和装配要求的零部件很多,由于信息流通不畅,虽然在同一条生产线上,但一个部件的生产车间往往不知道另一个生产车间的进度,结果经常出现几个车间的工人都在加班空等的局面。 

    生产一耽搁,质检、运输、管理等部门也都跟着耽搁,次数多了,工人们叫苦连天,难听的话就自然而然地多起来了。有一些也传到赵之海耳朵里,给他的触动很大,“从那时候起,我已经觉得ERP是非上不可了”,赵之海说,“既然现行管理模式的问题已经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那就必须切掉阻碍血液流通的肿瘤。” 

    像三洋这样背景比较复杂的企业,要动大手术谈何容易。母公司冰山集团是老牌的国有企业,自己又有日方的投资,虽然公司是独立核算,但还是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一点,赵之海有清醒的认识。但在他眼中,公司的发展比什么都重要,公司效益上不去,没有市场竞争力,什么都是白说。 

    “那时候我想,公司要增强竞争力,就必须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有竞争就必然有优胜劣汰,从这方面来看,信息化就一定有人不喜欢,但是我觉得信息化不一定非要让所有人都喜欢,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能够让信息有效交流与整合。”赵之海认为,在公司当初决定实施ERP的时候,这种清醒的认识起了很大作用。 

    选路比走路更重要 

    “我对国外的大软件商很崇敬,也很希望去用他们的产品,但是我们更需要踏踏实实地做事,我<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宣传服务  |  联系我们
  • 共建单位: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   浙江省仓储行业协会   
    浙江物流网 版权所有2003-2015 浙ICP备0502774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575
    物流服务热线:400-8866-156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