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的思考
2008/11/27 16:52:48     来源:     作者/编辑:1
[摘要] 现代物流产业是21世纪中国经济的朝阳产业之一,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大批高技能型和基层管理型物流人才,以满足企业对理论基础宽厚和操作技能熟练的物流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物流 高技能型人才 基层管理型人才
  
  现代物流产业是世界经济中一个年轻的产业,是21世纪中国经济的朝阳产业之一,是第三利润源泉。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越来越多的外资和外企涌入我国,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迫切需要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因此物流产业一定会加速发展。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降低物流费用,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物流产业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近几年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实行多层次、多样化的物流教育,才能符合物流业发展的需要。我认为我国物流业主要需要三个层次的人才。第一层次为高级物流人才,他们了解国内外物流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对中国经济有深入的研究,他们具有创新精神,能创造性地进行物流规划、设计和运作,他们具有丰富的业内工作经验及深厚的理论基础。第二层次为基层管理型物流人才,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协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完成企业的日常物流管理工作和为企业物流决策提供建议和意见,他们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践经验。第三层次是高技能型物流人才,他们分布在企业一线技能较强的工作岗位,具体完成每一项物流操作业务,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毕业生具备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既强调理论基础的宽厚又强调操作技能的熟练。
  根据物流人才的需求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的重点应放在第二、三层次物流人才的培养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现代物流行业急需大量从事分销、供应链、电子商务的技能型人才,他们应掌握现代科技知识,从事高技能的一线工作和日常的管理工作。而过去商业、物资、运输等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大多只掌握简单技能,没有形成现代物流系统观念,他们满足不了现代物流企业的较高要求。而高等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的毕业生掌握了先进的现代物流理念,并且也通过社会实践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恰好能满足这些物流企业的需要。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无论从近期还是从长远看,都需要大批高技能人才和基层管理人才。第二,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技能型而非学术型、基层管理型而非决策型的物流人才,其培养目标与市场对第二、三层次物流人才的要求相一致,且高职院校有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办学机制和师资队伍。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实用型高技能物流人才和基层管理型物流人才应具备如下条件:第一,应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既能使他们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一个基本准确的把握,也能为他们进一步的深造,以及职业层次的提高奠定基础。随着工作层次的提高,正确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将会凸现出来,而且工作层次愈高其作用愈加明显。从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看,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就此问题,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避免学习行为的短期化。学校则应安排足够的学时,让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第二,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外语知识。现代物流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信息化,计算机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有效地降低了物流成本,使供应链得以跨国形成,使网络仓库等成为现实,因此,基本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知识是进入现代物流行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另外,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相应的国际物流业务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适应这一经济发展趋势,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外语知识,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物流企业走向国际物流市场,有能力完成国际物流业务,把市场做大,在国际竞争中把企业做强。第三,要掌握一项甚至几项物流操作技能。物流业的现代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许多作业环节已由过去的人力操作发展到主要由现代化设备来完成,因此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十分必要。学校应给予高度的重视,让学生实际学习一项甚至几项操作技能(如物流软件的操作),学生也可利用假期自己去寻找合适的企业去学习。第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学校教育并不是教育的终结,现代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物流业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在不断涌现,因此,学生还必须在走出校门后,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物流新知识。
  为了办出高等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的特色,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物流人才,学校应特别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