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教育质量稳定航运人才需求升温
2008/1/16 13:37:4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编辑:1
近日,青岛远洋船员学院连续举办了三场应届毕业生双选会,吸引了近百家企业的参与,航海专业受到社会青睐,100%毕业生被用人单位“抢购”一空。这源于学校培养的人才顺应了社会的需求。

  据了解,青岛远洋船员学院首场航海类专业专场会上,来自广州远洋运输公司等中远集团系统的15家企业当场签订录用协议459份,占2008届全院航海类专业毕业生总量的64.6%以上;第二场航海类专业专场会,来自江苏远洋等全国非中远系统的40多家企业共签订录用协议242份,另有11名学生自谋职业,至此,航海类专业2008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在陆上专业双选会上,来自“中远物流”、“山东省货主协会”等50家企业的100多位代表前来宣传、洽谈、招聘,来自国际航运业务管理、物流管理、港口业务管理等三个专业的406人也基本达成了用人、面试意向。尤其是学院航海类人才的供不应求,成为关注焦点,许多用人单位看中的是青岛远洋船员学院“敬业精神好、英语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因此“怕学生被抢光了,所以要提前来青岛‘占位’”。

  我国航海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已建立一整套船员教育培训规章制度和门类齐全、设备先进的教育机构,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专科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等完备的教育体系,其教学质量和水平已得到国际航海界的肯定。自1988年实施海船船员适任证书全国统一考试以来,海员培训机构越来越多。目前有30多家航海教育机构,其中包括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6所从事本科及以上层次航海教育的院校,青岛远洋船员学院等8所从事专科层次教育的院校及20余所从事中专(技)层次教育的学校。

  据国际海运联合会和波罗的海航运公会的调查结果表明,国际船员劳务市场对高素质航海人才的需求量将长期稳定地增长。

  目前,国际船队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我国港台等发达地区招募船员越来越困难。高级航运人才出现世界性短缺,国外许多大的航运企业更多地注重了对外语水平高、综合素质高的中国船员的引进;另外,由于航海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航海类专业人才流失率比较高,航海教育所需要的投入又比较大,高素质船员的缺口非常大,需求正在不断增长。

  交通部海事局日前在青岛远洋船员学院举办的“船员队伍建设座谈会”上,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在发言中强调:我国航海教育事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目前我国船员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高级船员培养机制不健全、船员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海员队伍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院校培养为基础,以专业培训为补充,坚持改革创新,加快队伍发展,推进结构调整,规范有序流动,争取到2020年实现由船员大国到船员强国转变的工作目标。

  远洋运输行业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行业。在中国远洋运输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船员队伍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从数量上看,我国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庞大的船员队伍,现有各类船员人数达50余万人,船员人数为世界第一。中国航运企业拥有的船舶几乎全部使用中国船员;从质量上看,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船员活跃在所有类型的高新技术船舶上。我国的船员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能够基本满足中国船队发展的需要,保障了中国船队的正常安全营运,为中国船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在保障我国船队正常生产营运的同时,船员劳务外派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外派船员队伍规模目前已稳定在6万人左右,其中在船人数4万人左右,为世界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