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加力突破物流瓶颈
2018/2/8 14:57:02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编辑:浙江物流网
农村电商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2448.8亿元,同比增长39.1%。但高企不下的物流成本日益成为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最大瓶颈。专家分析认为,应推动政策与技术“双管齐下”,在不断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借助智慧物流及降费减税等政策红利降低配送成本,让农产品上行及工业品下行更加畅通。
  遭遇物流瓶颈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当前农村电商物流链条大多只能延伸至县城或乡镇,难以将包裹直接送到村民手中。“一是派送包裹数量不多,加上交通不便捷,逐村派送不划算;二是从乡村发出的包裹较少,高于运营成本,物流企业难以实现盈利。”
  在曹磊看来,虽然近年来国内电商巨头纷纷布局农村市场,但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仍是不争的事实。大多数农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还难以与电商发展速度相匹配。有时,网络和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电商市场很难从县城和乡镇继续下沉,物流自然也发展不起来。
  此外,特定的经营模式也让不少物流企业对农村市场望而却步。曹磊表示,圆通、中通、申通及韵达快递公司均采取加盟模式,成本均由加盟商承担,由于乡村快递站点的盈利空间狭窄,难以吸引加盟商前来建站。
  相比之下,采取直营模式的顺丰及京东物流在发展农村电商物流时更具主动性。“要想推动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除了依靠几个电商企业巨头,还要动员更广泛的市场力量。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电商物流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成功的模式。”曹磊表示。
  政策引导加码
  针对农村电商在物流等领域面临的挑战,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曾公开表示,要通过出台政策措施消除农业电商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提出,要优化农村快递资源配置,健全以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配送节点、村级公共服务点为支撑的农村配送网络。
  中国信息协会电商智慧物流产业分会副秘书长冯国芝认为,要全面降低农村电商物流成本,政策的推动尤为重要,其中包括降低高速公路费用、在用地及用电方面给予政策优惠等。同时,他建议政府部门提升对农村电商物流链条的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尽快出台具体规划,将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纳入公共服务设施,为物流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提供助力。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在物流领域投入应用,智慧物流成为实现行业升级的重要引擎。京东、苏宁等企业均已开始布局无人机物流系统。京东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日前透露,无人机可在24小时之内把山沟里的优质产品送达全国各地,使农村“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成本降低50%~70%。此外,菜鸟网络也联合多家物流企业推出“县域智慧物流+”项目,打造乡村物流线路共享系统,将快递包裹统一派送到村中。
  对此,冯国芝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目前无人机运输在电池充电技术上仍有待突破,人力派送的效率与成本则取决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技术创新只是时间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需要各级政府协同推动,二者对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