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外包该选谁?
2006/9/13 9:17:27     来源:运输经理世界     作者/编辑:1
同种服务,价格三六九等
  在对某日用品制造商Y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进行了调研分析时,我们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为Y在同一个城市内提供市内分销配送的三家公司(两大一小),彼此间做同样的服务,但价格差异却很大——最高的一家价格甚至是较低一家的2倍(见下表)。

 物流商 物流价格(举例) 物流商性质
 N 3.7元/吨/公里 Y公司所在集团参股的第三方大型物流企业
 M 3.0元/吨/公里 第三方大型物流企业
 O 1.8元/吨/公里 第三方小型物流企业(搬家公司)

  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决定深入研究。

制造商不得已而为之
  每年6、7月,Y公司都会举行物流服务商招标会,确定下一年度的物流服务商,同时对区域经销商、KA物流策略进行相应调整。
  问题接踵而至。正如Y公司抱怨的,与中标物流企业确定服务价格、协商具体服务合同条款真是个麻烦事。要知道,招投标活动中,招方、投方各有算盘:招方担心物流商报价有假,在投标现场故意砸价,其实真正干起来,服务条款难以保证,物流商到时候还可能借机涨价;投标的物流商担心合作难以持久,成本不好换算,如果为Y投入人力物力,甚至购买新物流设备,资金压力太大……
  选来谈去, Y公司也看花了眼,忙去查探当地哪个物流公司的口碑好,价格反而先放一边。这样虽能缩小范围,但终究还剩下几家得挑。如果选个大物流商,店大欺客,物流成本谈不下来;换用个小物流商,虽然服务口碑也不错,配送能力又未必胜任。
  到底选哪一家呢?最后,Y公司只好大小通接,于是就有了那一幕:彼此间同样的服务,价格差异却很大,生产商也无法管理。

物流企业道出满腹苦水
  其实,物流提供商也一肚子委屈。我们调研了报价高的那家N大型运输公司的管理者——他们虽然隶属于Y公司,但合作条件其实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相同。
  这宗大单对N公司来说,不仅意味着巨大的业务量,同时也得承担Y公司的物流风险:毕竟现在Y公司要求的报价单与过去有所不同,物流公司的解决方案报价明明白白列出了N公司的成本底线,成本透明且没有任何弹性空间。一旦遭遇淡季或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销量变化,N公司就有亏本的危险。而M物流公司除了Y公司之外还有其他客户,一些如叉车、货架、人工等服务资源都可以共享,成本摊薄。
  那N其它要是跟O其它比呢?从专业角度讲,如果O企业在报价时采用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来具体分析仓储配送各项成本,则报价低的可能性确实存在。因此,Y公司基本无法判断O的报价是真实的低成本低价,还是恶意报低价。Y还拿O和M公司的价格去找N公司,一再表示别人的报价比N公司低。

问题根源在于供应链本身
  调研中发现,问题的本质并不是选择一家或几家物流公司这么简单,根源在于Y公司主导的供应链本身。
Y公司有上百个单品,在产品规格增加的情况下,多个品种规格产品的存放就是一个难题:是每个仓库都平均备货?还是把单个品种存放在一个仓库中?
  目前,Y公司把销量小的规格品种存在一个仓库中。而分销客户订货平均包含10多个品种,为了完成配货,物流商需要在各个地点的仓库装货,完成配货需要花费大概一整天的时间,而物流商真正运输的时间平均只有一天,如此则增加了物流成本。
  同时,产品规格的增加还导致物流商运输工具装载能力下降。以60吨的火车皮为例,如果装载单一品种,可以满载60吨。但是客户一般订货平均有10多种规格的产品,数量大小不一,装载能力就下降到50吨,吨均运输费用因此增加了20%。
  假如对规格进行有效管理,使得车皮装载能力提高到53吨,吨均运输费用就可降低约5%,则物流企业每年可节约运输费用400万元左右。这种装载问题同样存在于厢式货车(市内配送)等固定容积运输工具。
  物流管理问题不改进,加上有N公司这样一个“特殊关系”企业,Y公司更难在招标中进行精细化的考虑了。  招标考察不精细,招投两边又犹犹豫豫,尴尬场面就很容易出现。

四步稳选物流伙伴
  Y公司遇到的问题是企业物流外包过程中的典型问题:选择大物流商还是用小的?是给一家还是包给多家?是每年招标还是签订长期合同?这些问题都没有统一的答案和模版。
  其实,整个物流外包过程应分为:前期准备—订长期合同?这些问题都没有统一的答案和模版。
  其实,整个物流外包过程应分为:前期准备—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