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进出口市场浅析
2007/2/26 15:50:26     来源:     作者/编辑:
主办国的区域经济优势

    迪拜素有“中东香港”之美誉,是整个中东的金融经济中心。她以其自由宽松的经济政策,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完善齐备的基础设施,成为中东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最大的贸易中心。她的“中心”作用通过直接影响海湾六国、西亚七国、非洲及欧洲南部国家的终端市场,而辐射到整个世界中的14亿人口。中国对迪拜的出口主要以食品为主,各类农产品、畜禽、清真食品、饮料等所占比重较大。

    迪拜去年贸易额达1,120亿迪拉姆,约合306亿美元,其中食品76亿迪拉姆,占贸易总额的6.7%。预计未来几年食品贸易还将继续增长。

    海湾国家严重依赖流通水平达到98%的重要食品、食品服务以及食品加工产品。这点,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价值1.58亿美元的再出口产业集锦的机会结合,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足的贸易中心之一。耐久食品和超市链正在整个地区和迪拜继续扩大,特别是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所做的努力也将酒店和杰出餐饮部门推向最高水平。

    迪拜面积与我国广州市区相仿,2004年却创造出300多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其中贸易与石油的比重分别为15%和6%。这就是迪拜,阿联酋第二大酋长国,漂在油海上,却靠贸易打下了中东“经济中心”的坚固地基。

    由于与迪拜相比,其他穆斯林国家在商业和贸易方面的限制仍然很多,同时因为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尚不健全,所以周边国家的商人都先把货物进到迪拜,然后再转口到自己国家,或者直接到迪拜的专业市场购买现货。久而久之,老迪拜市中心拿莎广场西侧的批发市场,也就是木须巴扎市场逐渐兴盛起来,成为汇集各国商人和各种货物的中转站。近几年,在拿莎广场的东北部逐渐发展起一些专业市场,如汽配市场、五金市场、家电市场、纺织品服装市场等。因此,迪拜市场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中东市场的一个缩影。

    转口贸易的良港

    迪拜作为中东地区第二大港口,加之优厚的免税政策和自由的贸易经济,使迪拜成为转口非洲和周边海湾国家最大的贸易批发市场,贸易覆盖人口达到13亿,与中国并驾齐驱,在这里云集了非洲近30多个国家的客商,常年在这里采购日用、轻工、电器、服装等货物。

    通常迪拜进口交易额的75%转口非洲市场,20%转口周边海湾国家,5%直接在阿联酋消费。迪拜市场贸易操作是以55%批发和45%订货为主要特点的经营方式。

    据迪拜港口统计,2005年迪拜进口汽车配件30亿美元,占阿联酋汽车配件进口贸易总额的63%。转口15.8亿美元,出口2.54亿美元,由此表明了迪拜地区转口中心的地位,其进口的汽车配件约一半被转口到该地区其它国家和世界其它地方。

    2005年,在迪拜的汽车配件进口国别中,日本居首位,为5.45亿美元。中国居第二,约5.18亿美元,其次分别是德国、美国、意大利。

    产品质量和价格分级

    1.质量好和价格高的名牌产品需求约占10%~15%,主要以欧美日本产品为主,如:石油冶炼,军火等高附加值的产品,这类产品利润可以达到20%左右。控制在国际财团,国际大公司的范围之内。

    2.质量中等和价格一般的产品需求占65%~85%,主要以韩国、中国、中国台湾生产的轻工,机电,服装,日用等常规产品为主,这类产品的利润可以达到8%~12%左右。常常由厂家和中小型国际贸易公司来经营操作。

    3.质量差和价格非常低的产品需求仅仅占有5%~10%,主要以印度和中国中小企业生产的一般消耗品为主,这类产品的利润仅仅为3%~4%左右。以购买库存的形式来完成,主要由生产企业和购买商一次交易完成,中间贸易商很难操作。 

    进口商分布

    从迪拜市场交易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分级特点来看,迪拜的进口商可分为以下3类:

    1.来自沙特、科威特、巴林、叙利亚、黎巴嫩等当地的中东阿拉伯商人,他们常年在迪拜主要以店铺和周边国家连锁店的形式经营,依靠本地的语言优势和常年的海湾国家业务关系来进行交易,他们的业务进口量通常占迪拜市场总进口量的55%~65%,产品以欧洲、韩国、中国、中国台湾为主要进口国和地区,85%~95%以上的进口交易形式为国际订单和国际信用证的形式,现货交易占5%~15%左右,现金结算。这些商人由于涉及到穆斯林的饮食和独特生活习惯,一般不直接到中国采购,通过迪拜或进口国的贸易公司来完成进货。

    2.<ipt>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