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最后一公里”不再让“消化不良”
2013/5/7 15:50:25 来源:浙江物流网 作者/编辑:
日前,一则物业收取快递代管费的帖子在网上颇受关注。据当事人说,其所在小区物管近期开始向快递公司征收每件0.7元的代管费,若快递公司不交钱就拒收。一时间,物业代收快递该不该收代管费的问题引发了广泛争议。业主认为代收快递属于物业服务范围,不应单独收费。物业方则以会增加管理成本和承担赔偿风险为由坚持己见。而作为快递公司,对于“无端”增加的配送成本更是不能接受。在笔者看来,网购如此发达的今天,海量增长的快件包裹让快递员分身乏术,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快递员将快件交给物业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此举其实不失为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难题的一个办法。
在整个快递过程中,“最后一公里”的效率相对而言是最低的,也是广受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快递各环节中,无论是分拨还是运输,受时间限制相对较小,在高峰时期快递企业可以24小时轮班运转。但到了“最后一公里”的派送环节,则要受到收件人限制,只能选在正常作息时间;而发往办公地点的快件有效派送时间,所受到的限制就更多了。比如快递进小区,有的物业不让进入,有的业主不在家让快递白忙活。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能让物业、快递、业主三者有效衔接起来,通过有效沟通,就可很好地推动“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
事实上,长期以来,业内人士都在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有不少商家已经开始尝试各种解决方案。例如,上述提到的快递公司与物业合作就是其中的一种。还有一些商家选择与社区超市合作,甚至有电商通过在地铁站等交通枢纽设置自提点,来完成 “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然而,要想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真正解决好,并不简单。因为从更高层面来看,无论哪种方式,都涉及两个不同利益主体,甚至不同行业的合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就会涉及利益分配等诸多问题,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文章开头说到的那种情况。
因此笔者认为,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创新。笔者了解到,近期有电商推出了“为你收货,替你保管”的代收货服务——在北京、上海、杭州等许多城市的多个便利店、社区物业设置网点,让消费者就近到服务站自提快递。对此,有快递公司认为,有了服务站,快递员派送效率会提高,并且派件成本固定,“妥投率”提升,快递服务满意度也会提高,派送效率自然快了。而这种“试验”的效果虽有待进一步观察,但如此创新之举的确值得业内企业深思。倘若这样的创新再多一点,相信今后不管是多么繁忙的网购季,“最后一公里”都将不再让快递“消化不良”。(本文来源:现代物流报)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