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着陆:首推五港合一
2007/6/4 8:37:15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编辑:1

"《长三角区域规划》 (下称规划)年内肯定出台,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正进入实质性阶段。"5月27日在复旦大学召开的 "长三角重返经济舞台中心"学术研讨会上,一位参与 《规划》草案的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称。
  据该专家透露, 《规划》草案已提交国家发改委,相关配套改革方案的准备工作也正由各国家职能部委同时展开。
  据悉, 《规划》草案较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上海发展已经备受国际竞争压力,来自香港的竞争压力尤为明显;二是上海必须考虑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出让部分利益;三是考虑把上海的洋山港、浙江的北仑港和舟山港、江苏的南京港和连云港等五大港口整合为一,避免同业恶性竞争;四是中央不会设置一个两省一市的协调机构。

  《规划》提速一体化
  5月初,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等十一部委组成的团队正在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展开密集调研,他们将为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做最后的论证。
  5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上海主持召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江浙沪党政负责人、各委办负责人悉数参加。座谈会上讨论了一份 《进一步推动长三角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长三角一体化将在中央认可下推动,这与以往江浙沪及各长三角城市组织协商的方式截然不同"上述专家说, "此次发展的决心、推进的力度史无前例,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将实质性提速。"
  "《规划》已经做好,现在应该在国家发改委,估计近期就会呈交国务院。"该专家表示。
  据了解, 《规划》起草工作早在去年就已经展开,先是在南京形成初稿,其后在江浙沪三地广泛开展调研。这个由十一部门组织的专题调研,就是要详细听取江浙沪三方对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体制障碍的意见。
  《规划》草案对长三角的发展战略、目标、氛围等各个方面都做了详细布置,细化了具体的协调问题。
  自2004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被确立为国家战略以来,一直没有一个具体的有效的协调办法,此次由中央出面主导制定的这个规划草案中, "地区利益将取代单个城市的利益被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规划》同时会关注单个城市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温总理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一些一直没能协调的利益得到了解决,这也加速了 《规划》的出台时间。"上述专家称, "温总理在座谈会上特别强调整个长三角要基础设施一体化,不能搞重复建设。 《规划》出台以后,预计行政体制改革会有较大突破,综合配套机制改革也正在做一些准备。"
  在近日各地召开的党代会上,长三角一体化议题也是代表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长三角联动发展,一加二大于三。"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新任市委书记习近平特别强调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问题。 "在浙江的时候,我是积极地在接轨上海,借机攀高,借船出海。现在到上海工作了,上海要多起龙头作用。在这一点上不要过度谦虚,而是责无旁贷。"
  "长三角一体化问题到了不解决不行的时候了,非常紧迫。"参与规划起草的专家表示,来自于国际竞争的压力让长三角区域问题的协调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香港近日制定成为国际金融和港口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更是让长三角备受压力。 "如果完全依靠上海自己的力量,建设周期相对将比较长,面对全球化的竞争,我们等不起。"

  五港合一
  长三角一体化早已引起了江浙沪三地的高度重视,三地也先后成立了一系列的协商、协调机构来推动其进展,然而由于各地的行政级别不同、地方利益不均等阻碍,一体化进程并没有达到预期。
  "《规划》出台后,三地港口一体化可能会成为最先启动的工作。"上述专家表示,一方面来自国际重要港口城市的竞争压力在加大;另一方面,长三角沿江沿海城市各港口之间的竞争加剧,像上海洋山港与宁波北仑港之间的费用竞争已到白热化的程度。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 《长三角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与瓶颈研究》显示,虽然长三角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区内高等级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网络;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港群内部竞争十分激烈。
  港口集群的发展在国际航运体系中是一个趋势性方向,所以长三角要把港口群整合起来,提升竞争高度,而不能任由各地政府按照自身城市发展需要来打造。要考虑整个长三角港口在全球体系中占一个什么样的位置,牵引港、物流港、枢纽港要层次分明。
  把上海的洋山港、浙江的北仑港和舟山港、江苏的南京港和连云港等五大港口整合为一,避免同业恶性竞争,将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实质性进展的重要一步。
  "现在调整各港口协作发展的基础已经具备。"2006年底由交通部主导的中国港口群中长期发展规划已完成,在划分的港完成,在划分的港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