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流“十一五”发展成就
2011/8/16 17:27:10 来源:浙江物流网 作者/编辑:
“十一五”的经验
近年来,北京市的物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如果简单概括“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成就,大概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物流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目前北京已经形成了以物流基地、物流中心为载体,专业物流为特色,多层次的节点布局,以及与交通线网有效衔接的物流网络,基本上建成了点线面相互协调的“三环五带多中心”的物流设施空间网络布局。
第二,专业物流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农产品、冷链、食品、医药、图书、音像等等专业物流的配送体系不断完善,物流服务对整个城市生活生产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第三,龙头企业的实力不断壮大,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根据最新统计,北京规模以上的专业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收入,占全市的业务总收入的比例达到了75%,也就是说北京物流市场正在快速向优势企业集中。近年来,北京物流行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迈出了实实在在的步伐。
第四,借助于首都的优势,物流业的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自动分检、实时跟踪等现代物流技术在企业普遍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第五,全社会物流的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按照有关统计,2010年全市的物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5%,社会物流总额超过了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1.2%,企业物流业的总收入同比增长了29.7%,这些数字远高于同期北京GDP的发展。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北京市的物流园区在“十一五”期间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十一五”北京进一步优化整合物流资源,在充分利用已有分散资源和设施的同时,有意识、有步骤的规划建设各类物流节点,引导物流资源的集中布局,逐步实现物流资源由分散向相对集中,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的逐步调整。经过“十一五”的规划建设,北京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批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
在过去5年当中,北京以物流基地为代表大概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经营效益持续提高,基地的硬件设施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和集聚效果逐步显现,北京的这几大物流园区在功能上也逐步显现出差异化定位的良好布局。
另外,北京“十一五”物流发展的重要成就——国际物流设施建设成效显着。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既是我国首家空港型的综合保税区,也是我国目前政策配套最齐全、开放尺度最大的综合保税园区。
“十二五”的思路
作为首都,北京物流业的发展特点,与一些制造业大省或城市可能略有不同。“十二五”时期北京物流业的发展思路,概括下来16个字:“便民、励民、促进、发展、服务全国、辐射细节”。
具体而言,就是要夯实基础设施的基础,构造四个体系,明确两项支撑。包括:
夯实设施基础。优化物流的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实现物流节点和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顺畅国际物流区域布局,打造快速物流的集散性。
提升几个专业的物流体系。必须要完善城市的物流配送体系,提升对整个城市运转的服务和保障能力。继续大力发展专业化物流,积极打造物流业发展的总部经济。要强化区域物流合作,拓展首都经济圈的物流服务功能。要发挥政策功能区的优势,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北京的国际物流。
两个保障。一个是要加快现代科学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运用。二是要积极倡导绿色和环保的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物流、循环物流和逆向物流。
北京市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很明显的标志和特征,它具有国家级市场中心的特点,是重要交易活动的策源地,同时也是新型商贸流通方式的先行区或者叫示范区。例如,北京的网购市场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40%,中国前十大电子商务企业,其中六家总部在北京。因此,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十二五”期间要打造北京物流发展的总部经济形态。这也为物流业态的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一个广阔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和一个产业成长基础。(根据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本文来源:现代物流报)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