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物流园区竞争力水平高低?
2014/1/17 17:39:21 来源:浙江物流网 作者/编辑:
我国物流园区已发展十余年时间,期间涌现出大批优秀园区,当然也有不少园区在无声中死去,更多的则处于“不好不坏”的阶段。调研规划、基础设施、功能设置、服务能力等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物流园区的市场竞争力水平,进而影响物流园区的生存发展。
有行业内专家提出,我国物流园区约有10%处于赢利状态,20%处于微利状态,而剩余的70%左右则处于亏损状态当中。可见,我国物流园区市场现状尚不乐观。那么,赢利的物流园区,其竞争力就一定大吗?亏损的物流园区,就不具备竞争力吗?不可一概而论。建立物流园区竞争力评价体系,开展物流园区竞争力评估工作,为物流园区提供参考标准,强化自身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评价工作意义重大
为什么要建立物流园区竞争力评价体系,开展物流园区竞争力评估工作?众所周知,我国物流园区数量已经不下千家,但整体仍处于无序竞争之中。一些物流园区在当地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一些物流园区则形同鸡肋,竞争力低下。此外,一些物流园区虽然赢利水平高,但主要依托当地物流需求大的优势,园区真实竞争力水平却很一般,而一些物流园区虽然处于微利、亏损状态,但在发展过程中正在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能力,具有很好地发展前景。
此时,开展物流园区竞争力评价工作一方面可以摸清我国物流园区发展整体状况,另一方面则可以挑选出优秀园区,树立标杆,形成典型,为其他物流园区提供学习借鉴的经验。“物流园区评价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可以证明物流园区在提高社会物流服务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中具有重要意义;二是一直以来我国物流园区发展迅速,需要评价出竞争力强的物流园区,树立行业标杆,发挥行业引导作用。”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晓东对本报记者表示,物流园区竞争力评价结果,可以为政府制定园区发展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也可以为园区企业运营提供参照对象。
2013年9月底出台的《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提出,要在2020年打造出一个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绿色高效的全国物流园区网络体系。其“八项保障措施”中提到,要开展物流园区示范工程,各地要结合实际,选择一批发展条件好、带动作用大的园区,作为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加以扶持推广,具体由各省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并组织评定。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主任贺登才在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所提出的八项保障措施中,开展示范工程有可能先行运作。这样一来,评价物流园区竞争力,推出标杆园区的工作在保障《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顺利落实过程中就具有必要性。
怎么看竞争力大小?
一个物流园区的竞争力水平高低,需要根据相关指标给予评价。2013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园区专委会曾组织开展了一次物流园区评价工作,其中将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列为重点考核的三项标准。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姜超峰认为,物流园区竞争力水平需要从基础设施及功能、服务能力以及运营效益三个标准进行评价。基础设施及功能
基础设施方面的考核,包括物流园区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设施设备的先进程度等。细分有开发土地面积、库房面积、装卸作业面积、场堆面积、停车场面积、商业占地面积、周边交通情况、仓库性质和面积、流通加工设备、装卸搬运设备、分拣设备、配套设施、信息化程度等等。
虽然评价指标繁多,但对于评价工作而言,信息的真实度尤为重要。“经常有一些物流园区以规划面积强调实力,但园区实际投入面积却往往不及规划面积,评价物流园区竞争力的占地面积指标,必须要以实际占地面积为准。”姜超峰认为,一个物流园区内,至少要有60%的土地用于物流用地,才能算作是物流园区。
姜超峰还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业内对于多大面积可以算作物流园区也存在争论,有说20万~30万平方米就可以叫物流园区,但他认为,物流园区面积一定要有50万平方米以上,这样才便于内嵌铁路专用线、港口、码头等联运设施,而是否具备多式联运功能则是一个物流园区能否形成强大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服务能力
物流园区的服务包括仓储、运输、配送、转运、货运代理、加工等基础性服务,也包括物业、停车、维修、工商、税务、报关、报检、供应链设计、金融、保险、会展等增值服务,这些服务都将直接面向入驻企业,是物流园区发挥培育物流企业作用的重要能力体现。
当前,一些物流园区虽然设置了不少服务,但往往形同虚设,不能快速响应入驻企业的需求,且服务质量低下。评价一个物流园区的竞争力大小,不能仅看该园区是否拥有某项服务,而更多的应该看园区服务的响应力和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
物流园区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入驻企业呢?姜超峰提出,物流园区设立“管委会”对提升服务能力效果显著。园区管委会可以统筹物流园区服务设置及服务实施,形成管理上的统一。此外,园区管委会相当于所有入驻企业的“大家长”,可以有效阻挡一些外来的乱罚款、乱收费、乱检查,为入驻企业打造出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运营效益
物流园区运营效益大小,直接影响其竞争力大小。运营效益简单讲是指投入与产出,投入就是整个物流园区的投资额以及后续追加资金,产出是指物流园区物流业的产出值,包括利润、税收、就业人数等。这里同样需要强调,物流园区的产出值,一定是物流相关业务的数值,其他诸如贸易、商贸销售等数值,只能作为考核物流园区运营效益的参考数值。
此外,衡量一个物流园区的运营效益,货物吞吐量、库存量、周转速度、货运量等实物量,也是相当重要的标准。
打铁还需自身硬
在基础设施及功能、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益上,我国物流园区有必要审视一下自身建设水平,努力从全方面提升改善自身条件,形成强有力的综合竞争力。
首先,基础设施的完善及先进程度,是物流园区参与市场竞争的先决条件。当前,我国物流园区企业急需要应根据自身状况,发展自动化、机械化装备,推动信息化建设,尽量开发多式联运功能,在“硬件”上提升自身竞争力。
其次,服务能力是物流园区提升竞争力水平的关键条件。物流园区本身具有基础性和公共性的属性,面对入驻园区企业,物流园区应该形成一体化服务机制,努力改善入驻企业生存环境,进而扶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为自身发展寻求更多利润来源。
最后,运营效率体现出物流园区的竞争力大小。只有将基础设施和服务做好,物流园区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物流需求涌进,为自己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进而发挥出物流规模化和集约化的作用。
当前,物流园区评价工作任重而道远,开展评价工作还面临很多困难。一方面,我国物流园区近些年发展迅猛,数量不断攀升,评价工作必须要依据大量园区相关情况进行评判,从而突出物流园区竞争力的广泛代表性,而这样做的工作量则十分巨大。另一方面,物流园区的真实情况不可能完全由于物流园区自己说话,需要有客观的调查调研,涉及到核实数据真实性的问题,这也为评价工作带去困难。
但无论如何,评价物流园区竞争力水平的工作有其必要性,这就要求政府、行业协会及企业之间必须坦诚相待,互相配合,形成有效全面的物流园区竞争力评价体系,为我国物流园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数据与标杆的参考。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