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成同城快递扩张的隐形推手
2013/4/26 16:51:03     来源:浙江物流网     作者/编辑:
资本的嗅觉非常灵敏,对于快递行业的前景也无不看好。但涉足这个行业的资本却格外低调,即便已经投资了快递项目的也不愿意多说。
  目前公开的风险投资案例有:君联资本在2011年入股韵达,力鼎资本等3家PE注资全峰快递等。记者了解到,尚橙物流也拿到了几千万元的风险投资。
  但是这些投资公司都不愿意正面谈论快递公司及行业的发展以及未来等观点,这背后有什么原因?
  虽然各路资本都看好快递行业的未来,但对于资金需求量大的快递行业来说,风险投资的几千万元、几亿元资金都是杯水车薪,往往风险投资公司在快递公司的话语权远不及其在互联网等其他公司中来得重要。
  从资本来源看,更多的产业资本,他们不需要通过上市等方式获利退出,而是通过分享利润的方式形成回报。比如原申通快递总裁奚春阳愿意溢价6000万元收购海航集团旗下持有天天快递的股份,而此前海航集团花了1亿元的价钱收购了天天快递60%的股权。
  尽管与海航集团不到两年的合作并不顺利,但是作为投资来讲,海航集团并不算太亏。不过,投资也有风险,快递业老将陈平创办的星晨急便就是一例,其投资人的投资亏损是定的了。
  “大家都想投资获利,但网点谁愿意出钱来建呢?”熟悉快递行业的上海天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文有指出,建设网点是需要大量投资的,就连公认发展最好的顺丰去年也遇到了资金压力。这一现实也使得一些快递公司只能通过加盟的形式来发展。然而,加盟又是一把双刃剑。近日,圆通着手上市被炒作,其被诟病的一个方面就是其加盟模式。
  加盟方式的确是快递公司上市时最头痛的问题,在其他的一些行业里,公司上市之前会通过收购加盟商进行整合调整,等上市之后再大力发展或恢复加盟商。但快递行业涉及全国无数网点,收购谈何容易?而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风投进去之后退出的问题,在这些难题没有得到解决之时,资本谋求的上市退出就存在着不确定性。
  此外,快递企业本身还面临着行业内的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比如政策。对于一些投资公司而言,过早的暴露身份于已并不是什么好事。因此,投资快递的资本都想做背后的隐形推手,并不想过早地走到台前。(本文来源:现代物流报)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