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构建全球经济一体化重要战略平台的长远目标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实现大约需要50年的时间,以实现中国-中亚-俄罗斯经济一体化、搭建欧亚经济一体化基本框架和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战略平台为三个阶段性目标,分起步阶段、扩展阶段和完善阶段三大阶段有序推进。
起步阶段:中国-中亚-俄罗斯经济一体化 (2015~2025年)
中亚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中心。同时,中国、中亚五国与俄罗斯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经济联系,且具备较为成熟的合作基础。因此,实现中国-中亚-俄罗斯经济一体化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也是确保丝绸之路经济带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夯实基础的阶段,可按10年时间来规划。
这一阶段,在中国-中亚-俄罗斯经济一体化整体框架下,中国-中亚经济一体化、俄罗斯-中亚经济一体化及中俄经济一体化要同时推进。为实现这一阶段的目标,深化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互信与合作关系至关重要。其中一个问题是:努力化解“中国+中亚国家一体化”与“俄罗斯+中亚国家一体化”的矛盾,争取两机制合作谋发展,而不是相互排斥。为此,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及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共同体的经济协调功能就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从中国的视角看,这一阶段应在“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理念的指引下,强化与中亚国家及俄罗斯的政策沟通工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继续改善铁路与公路交通条件的同时,提高区内空中航线、能源管道及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水平,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海上运输大通道,形成高效、便利的互联互通网络;加强在能源产业、工业制造业、建筑业、高新技术产业及旅游业等方面的贸易和投资活动,并不断提高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加强在本币结算方面的合作,降低对美元结算的依赖程度,增强区内经济国际竞争力及整体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中国-中亚-俄罗斯经济一体化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同时,中国在国内应继续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尤其要加强“西-兰-乌”产业带及黄河流域经济带的建设,以搭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区域发展的有效载体。
扩展阶段:欧亚经济一体化基本框架(2025~2045年)
中国-中亚-俄罗斯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将使东亚经济与西亚、南亚及欧盟经济对接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自此,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进入扩展阶段,目标是实现欧亚经济一体化。这一阶段是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可按20年时间来规划。
这一阶段,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向东扩展至韩国、日本,向西扩展至地处亚、非、欧三洲交接地带的阿富汗、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西亚国家及欧盟国家,向南扩展至东盟以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欧亚经济交往的经济壁垒基本消除,欧亚经济一体化基本框架确立。
从中国的视角看,这一阶段应在东亚经济合作既有基础上继续加强与日本、韩国及东盟各国的经济合作,提升东亚经济整体一体化水平;在金砖国家及G20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强化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一体化合作;在能源矿产、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等重点领域加强与西亚国家的一体化合作;切实利用成熟的欧亚大通道强化与欧盟国家的全方位经济合作。
完善阶段:全球经济一体化战略平台(2045~2065年)
欧亚经济一体化基本框架的确立,将使全球经济联系的紧密度得到极大提高。自此,丝绸之路经济带将进入完善阶段,目标是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平台。这一阶段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全面实现阶段,可按20年时间来规划。这一阶段,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深刻影响非洲地区,亚、非、欧三洲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大为提高。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大洋洲国家也将深入融合到丝绸之路经济带之中。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在跨太平洋经济合作、跨大西洋经济合作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将从东、西两个方向进一步密切与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内的北美洲、南美洲经济的联系。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开始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平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全面实现。
在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各类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和各国政府相互之间的制度化合作将变得十分重要。通过全球性的制度合作,世界各国将开始探索建立一个统一引导全球经济发展的世界性组织。国际经济交往中存在的各类经济壁垒将从根本上得到消除,各国经济将在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全球统一大市场中运行。全球经济也将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