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建设的四方面差异化
2014/7/15 17:05:17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编辑:王宏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产业组织模式和经济管理活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物流园区在物流业发展中地位突出,国内各地都在积极建设物流园区。准确定位,突出物流园区建设中的差异化优势已成为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的看来,物流园区建设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功能差异化

物流园区建设一般分为“物流枢纽——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市场”三级物流体系,不同层次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计划和实际情况,做好物流园区建设规划,突出功能差异。

但部分物流园区的服务内容单一,提供的服务局限于库房货场出租和物流设备租赁,不能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不能对入驻园区企业的运作提供各种支持性配套服务,整个园区难以为跨国公司等高端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导致物流园区招商不力、入驻不佳、客户留不住、效益不好,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开发模式差异化

根据物流园区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主体以及入驻企业之间存在的各种联系,物流园区开发建设模式可以归纳成五种模式,即政府主导的经济开发区模式;政企联合开发模式;大型物流企业主导开发模式;政府规划物流企业共同开发模式;物流(或工业)地产商开发模式。各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物流园区开发建设模式,为物流园区建设和后续经营奠定良好的基础。

经营管理模式差异化

从本质上来看,物流园区经营管理就是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包括政府、投资人、入园企业、客户和消费者),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物流园区经营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管理,包括园区总体规划与全部或部分设施的规划、土地的开发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部或部分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建设、园区信息平台建设等;物流园区的日常经营管理,包括招商引资、宣传推广、品牌建设、物业租售、物业管理与维护、为入驻企业经营性服务(如融资、担保、业务推广、资源整合等)、入住企业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特殊物流设施(冷冻库、危险品库等)经营、人员培训、安全监管等;为入驻企业提供各种配套服务,包括商务服务、联合采购(能源与电信)、经营管理咨询、政策法规咨询、融资、工商税务代办、信息发布、组织企业联谊会与参观考察、保险、通信、小型购物、后勤、保安、环卫、消防、文化娱乐、餐饮、住宿、协调企业与政府之间及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企业投诉等服务。物流园区采用的开发建设模式不同,其管理模式和经营管理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物流园区的经营管理模式是指物流园区为实现发展目标而采取的决策、组织、经营与管理形式,决定于物流园区开发建设模式。一般说来,采用政府主导的经济开发区模式和政企联合开发模式的物流园区,其经营管理模式可采取管理委员会制;采用政府规划物流企业共同开发模式的物流园区,其经营管理模式可采取业主委员会制;采用大型物流企业主导开发模式的物流园区,其经营管理模式可采取经营管理公司制;采用物流(或工业)地产商开发模式的物流园区,其经营管理模式可采取物业管理。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实际情况,物流园区经营模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在物流园区建设中,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突出功能差异化的同时,在物流园区经营模式上也可以实行差异化经营,实现物流园区经营与当地实际经济现状协调发展。

服务差异化

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开发模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决定了园区的服务模式。一般来讲,物流园区建设的目的在于构建现代物流系统,而不同的物流园区因功能定位不同,提供的服务也各不相同。概括起来,物流园区的服务定位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物流中心的服务定位,包括为特定或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提供区域分拨服务;为运输企业提供规模化区域运输组织的场所;为区域运作的企业提供仓储服务及以仓库为依托的增值服务。

二是公共配送中心的服务定位,即以一定范围内的城市配送服务为市场定位的,满足相应的物流服务需求的集合体,具体包括:单个企业以一定区域为中心,在一定距离范围、满足客户服务要求的B2B、B2C产品配送服务;多企业共同配送,基于配送中心的仓储及增值服务。

三是为制造业的地区分销中心提供的服务,即地区分销中心使物流园区具备对制造企业的物流管理提供专门的服务或设施需求支持,将有助于引导生产企业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满足大型制造业企业进行流通、销售渠道变革后,在降低物流运作成本和寻求物流利益的驱动下,对物流园区的相应物流基础设施和运作环境的需求。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