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机场:致力打造东南沿海次航空枢纽
2005/12/28 8:47:59     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编辑:
温州永强机场地处温州瓯江口南岸,距市中心24公里,净空条件良好。1990年7月12日建成通航,现为4D级机场,跑道长2400米、宽60米,停机坪面积8.3万平方米,候机楼总面积1.4万平方米。自1995年以来,旅客吞吐量连续在全国各大营运机场中排名第20位左右。1998年温州机场还被评为“华东地区一级文明机场”。就是在机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和人员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温州永强机场党委班子成员遵循“坚持安全第一,以效益为中心,以加快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和国际口岸开通为重点”的总体工作思路,发挥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书写了一曲又一曲创业者的丰碑。 


  只有周全才能安全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永远没有终点。温州机场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人为差错,落实好航空安全管理的“一保证三坚持四严”,“四不放过”和“五严”等要求,逐步建立起自我检查、自我完善的安全闭环管理机制。通航15年来,温州永强机场未发生一起因机场原因引起的飞行、空防和地面航空安全事故。
  首先,在制度上,温州机场重视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线。温州机场领导十分重视安全工作,抓安全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每年年初,机场都要召开动员大会,明确安全工作目标,签订安全责任书,制定安全工作细化方案,层层分解安全责任目标,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个人。温州机场十分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规范化管理工作,2003年旅客对机场服务的满意度列全国100万—200万旅客吞吐量机场的第5名。2003年12月25日,机场正式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继上海、南京之后华东地区第三个通过该体系认证的民用机场,标志着机场安全和质量管理已走上规范化轨道。
  其次,在安全组织上,温州机场每年都进行安全工作专项整治,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定期检查所落实的整改项目及正在待整治的项目。
  第三,在安全监察上,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同时,机场还在安全培训、安全监管、“安全生产月”、空防和地面安全、抗台防汛、安全投入、国防动员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一是以业务技能培训为重点,努力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人员保证。二是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及时落实整改措施。三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以及百日安全等活动,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人心。四是加强空防和地面安全管理。五是加强抗台防汛工作。虽然2005年经受了5次台风袭击,但没有造成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第四,在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上,机场加大了基本建设力度,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机场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了更新改造的投入力度,共有32个基建、技改项目立项,完成工程投资1.3亿元。2005年共投入3092.6万元用于改善安全设施设备,为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过扎实有效的安全工作,机场实现了安全工作目标,没有发生一起因机场责任原因造成的安全等级事故和事故征候,保持了平稳的安全态势。2004年,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民航浙江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浙江省机场管理公司联合组成的专家评估组,运用《民用机场航空安全评估系统》对温州永强机场进行了为期6天的安全评估。最后,评估组将安全评估系统规定的5种检查方式获得的信息分别录入系统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管理安全度高达94.6%,表明了机场管理层对安全生产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且评估成绩名列全国业已通过安全评估机场前茅。

  只有市场才有战场

  温州永强机场从1990年7月12日通航以来,1990年—1997年是超速发展阶段,开航第二年就跻身全国机场20强,增长速度全国罕见。1998年至今呈螺旋式发展。年旅客吞吐量、航班架次量、货邮吞吐量与温州市GDP增长曲线高度吻合,呈正相关关系。通航至今,温州机场已累计开通国内和香港地区航线64条,开通航线城市有上海、广州、北京、深圳、成都、海口、重庆等国内各大城市。温州机场2004年完成航空运输吞吐量243万人次,同比增长23%,为开航以来历史最高。
  近年来由于全国航空市场的繁荣导致航空运力普遍紧张,加上各大航空公司从建立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港战略出发,全面抽调各地运力集中到中心城市,温州机场停场飞机从最高时的8架减少到2005年的3架。省内其他机场以更加便捷的交通和相对优惠的票价又吸引了大批温州机场周边地区的客源,致使温州机场生产发展面临瓶颈,日航班量最少时不足30个。面对困境,机场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坚持一手抓运力、一手抓市场的“两手抓”方针,打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激活了温州的航空市场。
  早在2004年8月,机场领导班子就在生产繁荣中注意到了阻碍机场进一步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开始筹划建立航空市场开发小组,着手研究制订机场航空运输发展的近期计划和中远期规划,确定了“开发培育航空市场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坚持努<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