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价格战 快递“很受伤”
2013/7/4 17:05:37     来源:浙江物流网     作者/编辑:
视点:在 “价格战”中,电商们在 “网购”的上游挤压供应商的利润空间,在下游打压快递的价格,出现了部分电商利用自身货源的优势和快递公司之间的快递价格战从中赚取快递费的现象。
  快递在电商的供应链和价值链中处在最低端,所有的电商都认为快递是“网购”中客户体验最重要的一环。但是,在降低运营成本中都是把快递作为挤压的对象。
  电商平台化、销售商品同类化趋势明显,它必然导致竞争的趋同化、同质化,其结果必然是“价格战”。在“价格战”中,电商们在“网购”的上游挤压供应商的利润空间,在下游打压快递的价格,出现了部分电商利用自身货源的优势和快递公司之间的快递价格战从中赚取快递费的现象,即赚取消费者所支付快递费与其支付给快递公司快递费之间的差价,以增强商品价格的竞争力。从实际情况看,快递的件均收入每年呈现下降趋势。
  纵观10年电商的发展可以看出,是快递的低价竞争助推了电商的高速发展,让第三方快递以牺牲服务标准、服务品质成就了许多电商,又让快递成为消费者对电商不满的投诉对象。“网购”快递“以价换量”的发展模式,必然导致“三低”现象的发生,即低成本运作、低价格收费、低端快递服务,并持续陷入了“谁先涨价谁先死,谁不涨价谁等死”的怪圈。
  野蛮操作、投诉多、申诉难等现象,都是电商“价格战”和快递“价格战”共同作用的恶果。这是由于电商与第三方快递企业在快递服务链的环节上没有依照《合同法》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如:包装材料的使用;增值服务的内容(是否开箱验视、验视的流程、验视时间、退换货的流程等);增值服务的收费标准;快递服务时限的标准;递送的频次和收费标准(如收件人不在,如需二次、三次递送等);快件破损、损毁、遗失和延误的赔偿或补偿标准等。如果完善以上服务现有的快递价格无法承受,其结果是让快递员每天送的快件越多快递质量缺失的概率越多。形象地比喻就是“大排档”的价格提供不了三星级酒店的服务标准。
  如果电商不把快递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以牺牲快递作为代价;快递企业不以提升快递价值为导向,制定良性竞争的“游戏规则”,继续走“以价换量”的粗放型发展之路,最终伤害的不仅是快递业,还有电商业。(作者系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
(本文来源:现代物流报)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