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利 之 春
2003/10/10 16:26:35     来源:     作者/编辑:






 


    安利(中国)物流中心的投入使用,迎来了安利的新的一个财年。

    物流中心,安利的新引力

    2002年12月30日,位于广州开发区内的安利中国物流中心开业。安利选择在年初岁首举行开业仪式,似乎具有特别的意义。在中美之间的入世谈判中,我国政府承诺在入世后3年之内为直销立法。这样,安利就可以完全消除人们对直销的误解,政府打击非法传销活动对安利公司的影响也将会越来越小。投资建造中国物流中心,可以说明安利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安利中国是安利全球第四大市场,约占安利全球的13%。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到中国排兵布阵的同时,安利(中国)连续三年来一直保持强劲的销售和利润增长势头。2001至2002年度中国最大的500家外商投资企业按销售额排序中,安利名列56位。近年来,随着业务量的不断拓展,建立一个先进的物流中心就成了安利(中国)越来越迫切的需求。目前,安利公司在国内拥有四条主要产品生产线,可生产140多种产品,再加上其它辅销品等,总产品项目达389项。如此众多的产品要实现准确存放和进出,没有一个先进的多功能物流中心是根本不行的。“建立先进的物流中心,是我们的梦想,也是公司发展的必然。” 安利大中华区储运/店铺营运总监许绍明先生在开业庆典上说。物流中心投入使用后,将能最大效率地保证安利(中国)的库存补货、运输配送、店铺营运等功能的高速运转。同时,安利全国店铺的营运指挥中心——全国店铺营运部业设在物流中心内。这样,安利物流中心又成为全国储运与店铺营运工作的指挥中心。

    安利中国物流中心项目,于2001年12月经安利美国总部批准,2002年4月奠基,5月打桩,至12月底投入使用,整个建设过程只花了短短8个月的时间。应该说,效率是相当高的。安利(中国)物流中心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拥有12,287个立体货架位,其中有1,666个全年保持在22-24摄氏度的恒温储存架位,供存放营养保健食品及美容化妆品,仓库可同时供8辆40英尺的货柜车泊位装卸货。

    安利(中国)物流中心的建成使用,将使安利原来的物流系统获得根本性的改观。安利(中国)仓储运输经理艾道祥先生介绍说,安利(中国)物流中心将在几个方面实现高效的管理运作。首先是分区管理。安利(中国)物流中心按照产品类型,将库仓区分为几种类型,分别存放不同的产品。干货仓库区(面积14416平方米,可储存10621个卡板)存放家居护理和个人护理系列产品,以及印刷和音像制品;恒温仓库区专门存放营养保健食品和美容化妆品;危险品库区(面积385平方米,可储存500个卡板)专门存放压缩气体及含酒精成分的货品。其次是货位管理。根据市场需要,安利在广州的物流中心必须存放近12,000卡板货物。货物发放必须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同时还要求随时清楚了解每一个卡板的具体情况,如卡板的具体位置、装什么产品、何时进仓库等。为解决以上问题,安利对所有的货架卡位进行了三维定位,用A、B、C等代表货架的层数,用1、2、3等代表货架的行数,用01、02、03等数字代表同一排货架的横向卡位。通过这三个因素确定一个坐标(如卡位15B39代表第15排货架B层第39号卡板),把所有的坐标都输入电脑存档,装卸人员只要在现场把每次存放的卡板坐标号传递给电脑录入人员,管理人员通过电脑就可以纵览仓库内所有货物的情况,达到用机械盘点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盘点的效率与准确性。第三是先进先出。所有存入立体货架的货品,其货架位置、进仓日期、存货号码、数量、生产批号等详细资料均会被录入库存管理电脑系统(AS400)中,管理人员通过电脑系统中的档案,可以纵览仓库内所有货物的情况。当需要补货和出货时,即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按产品生产日期的先后次序安排出货及发运,保证货物输往市场的新鲜程度。第四是严格规范。安利对每一项产品在配送环节的要求皆有严格及既定的规范及标准,如产品的叠放方式、最大承受重量、储运的温度要求、危险品和压缩气体等的运输规范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从而保障整个物流系统的完整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另外,安利(中国)还投资9,000多万元人民币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其中主要的部分之一就是由IBM开发的用于物流、库存管理的AS400系统。从整个物流中心货物情况的储存、调控,乃至整个企业供应链的优化管理,AS400系统是安利实现科学管理的中枢,通过AS400系统中的档案,每一项货品的叠放要求均有固定规格,操作人员对卸货时每卡板的平均堆放重量都做到了然于胸:从货架的排列、产品的上架到货物存放的情况、相<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宣传服务  |  联系我们
  • 共建单位: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   浙江省仓储行业协会   
    浙江物流网 版权所有2003-2015 浙ICP备0502774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575
    物流服务热线:400-8866-156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