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物品分类
2011/8/17 17:29:04     来源:浙江物流网     作者/编辑:
分类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好用、易用的工具之一(还有28原则等),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分类的目的是便于管理,它通过识别特征值、分类、归纳、建立索引,将繁复的问题分门别类,化零为整后,再有针对性的按类别进行建模、找对策,短、平、快,效果显着。
  因而,物品的分类是企业供应链管理与分析决策的重要课题。
  1.从仓库实务管理角度的物品分类管理要点:——从价值重要性角度,可由系统动态生成,不需人为额外进行维护,相对比较独立,不会与其它维度的物品分类发生交集或干涉;
  仓库实务管理的三个管理层级由浅至深依次是 安全性à操作准确性à流程操作中帐务管理与实物操作的一致性及时性;
  库存ABC分类管理通常可由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可反应企业ABC分类动态性态;
  按库存价值的ABC分类管理;(最常用)
  按库存单价的ABC分类管理;
  按库存数量的ABC分类管理;
  按物品流量的ABC分类管理;(或历史事务处理数量)
  按物品流量金额的ABC分类管理;(或历史事务处理金额)
  ABC分类比例的划分举例70%\20%\10%;
  2.从产品运营与财务分析角度的物品分类管理要点:
  产品运营与财务分析关注的焦点通常是针对企业生产的产成品,即销售对象;
  产品运营旨在管理产品门类或产品线、产品系列、产品名称、产品规格,建立产品在功能与技术门类方面的索引与共享、及项目考核;
  财务分析旨在查看企业产品在产品门类、产品线、ITEM、区域、客户、时间维度的成本与利润关系、趋势、动因;
  从某种程度来说,产品运营与财务分析角度是具有趋同性的,通常可将两都融合后进行统一的分类管理;同时满足产品运营与财务分析的需求,而只需维护一套数据;且保证KPI具有相同的牵引方向;
  产品类别、产品系列、
  3.从物料与计划控制角度的物品分类管理要点:
  计划与物控共同关注的是物料的供应与需求类型;这也是信息系统在MRP功能的核心所在,在物料主数据会有专属的属性管理,这点可与物品其它维度的分类需求隔离开来看;
  计划(即PC)关注的焦点是生产对象,通常针对的是企业的半成品和成品,旨在分析生产对象的制造特点,自制还是外协,产能特点,订制特点,是PTO件、ATO件、MTO件、ETO件;
  物控(即MC)关注的焦点是供应对象,通常针对的是原材料和半成品,旨在平衡如何用尽可能少的库存尽可能快的速度响应客户需求;
  物品分类管理在物控策略层应思考的维度与策略方向:
  思考的维度
  物品生命周期状态:未认可、新认可、BOM在用、呆滞、仅售后用、失效
  通用性:专用件、通用件;
  价值:高、中、低
  价值变化:快、慢
  需求变化:快、慢
  交期稳定性:好、中、差
  提前期:长、中、短
  体积:大、中、小
  与上述相关的策略方向
  预测周期策略:1周、2周、4周、9周
  送货周期策略:jit、小时、天、周
  采购策略:策略采购、需求采购;
  库存策略:安全库存、订货点、经济批量订货、MRP、排产计划、
  存货周转策略:A类别Y天(本文来源:畅享网)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