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物流的不断创新
2013/7/18 17:59:29     来源:浙江物流网     作者/编辑:
海尔集团的超常规发展,已在全国乃至全球产生巨大影响。1 99 9年,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CE0 )张瑞敏提出海尔的全球化战略,使海尔2QQQ年全球营业额突破4QQ亿元人民币,连续 16年以8Q%以上的増长率高速度地向世界5QQ强的目标挺进。2QQQ年业绩的取得,用张瑞敏 总裁的话说,就是对市场链流程的再造与创新,而物流则是在企业流程再造过程中最关键的因 素。这就说明海尔物流对海尔集团的高速发展功不可没。中国仓储协会秘书长沈绍基总结说, 海尔物流是“中国物流管理觉醒第一人”。
  1.海尔物流的组织创新
  1)三个转移
  19 99年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提出21世纪的企业有三个标准:一是企业内 部组织要适应外部组织变化;二是要有一个全球知名的品牌;三是要有一套网上销售的策略。 2000年达沃斯论坛又提出一个“新经济”的观点。海尔CEO张瑞敏是这两次会议的特邀代表。 对此他深有感触,并在去年三、四月份提出了三个战略转移:一是企业内部组织要适应外部组 织变化,从原本直线职能式的管理转移到市场链的管理;二是从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转移;三 是要有一套网上销售策略,实现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移。
  2)四个部门
  为了适应这三个转移,2QQQ年海尔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成立了物流、商流、 资金流和海外推进本部四个新部门。物流、商流推进本部就是从原来十几个产品事业部的职能 部门剥离出来,由集团统一运作管理。张瑞敏说,简单来说,物流就是集体管理、集体采购,仓库 使用立体库。
  3)第三方物流的提出
  三个战略转移对海尔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尔集团副总裁兼物流推进本部部长梁海 山说,“市场链”要求物流推进本部成为集团的第三方,市场要求我们的服务对象从集团内向集 团外转移,产业转移要求我们从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移。三个要求,简而言之,就是海尔物流 不能再仅仅是企业物流,而必须走向市场,发展成为第三方物流。
  由于企业内部物流和社会化物流区别很大,按原有模式已不能满足海尔集团的全球化扩 张,加之海尔的三个转移中已提出要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而物流业正是其要重点发展的服 务业之一,海尔人甚至提出将物流业作为海尔新的经济増长点和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4)统一采购
  明确目标之后,要做的就是对物流机构进行整合,对全集团现有物流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 重组。物流推进本部成立后,内部机构怎样设置?职能如何确定?海尔人经过广泛的调查论证 后,结合海尔集团的实际情况,决定首先将过去分散在每个产品事业部的采购业务合并,实施 统一采购,以达到在全集团最低总成本下提供jIT (Just in tin e及时)采购。大到几百万元的设
  53
  备,小到一些办公用品诸如圆珠笔、订书机等都按统一采购进行操作。利用整合后的集团优势, 大宗物料实现了大采购,利用数量和品牌优势取得了国内同业内的最优价格。比如彩色显像 管,整合前只能拿到生产商二、三类用户的价格,统一采购后,就可享受生产商一类客户的价 格,平均每台至少可便宜1Q元,而且供货服务得到保证。仅此一项,全年至少节约58Q万元。又 如,部分电子零部件在统一采购后,降价幅度达5%至8%,去年一年节省1QQQ万元。海尔一年 的采购费用大约在1QQ多个亿,如果节省一个百分点,就会少花1个亿。这里的效益是相当可 观的。
  5)统一配送
  其次是采用了统一配送,在企业内部库存实施jIT配送管理。主要是为企业内部各个产品 事业部的生产线进行零部件和离开生产线的成品进行保管和配送管理。配送管理突出两点,一 是减少库存,二是保证24小时的快速反应,保证生产线正常运转。负责海尔物流的副总裁梁海 山说,物流成本反映在财务上的指标就是两个资金,即库存占用资金和采购资金。国外最先进 水平的库存是零,而海尔目前的库存资金仍有7个亿,挖潜的空间仍然很大。但是在一年前、这 一数字是15个亿,经过物流配送的努力工作,15个亿降到了 7个亿。今年海尔的目标是将库 存成本降到3个亿;配送事业部部长孙锡东介绍说,去年初,即物流推进本部成立之前,海尔的 库存时间长达30天,经过一年的工作,到去年年底,库存时间已减至13天,今年的目标是确保 7天,力争只要6.5天。
  使用立体仓库是海尔物流的一个突破口,看似仅仅是仓库设备的换代,实质是观念的更 新,甚至是整个集团物流观念的一场革命。1 998年,张瑞敏提出在海尔园内建一个立体仓库。 以前海尔工厂厂内设有仓库,仓库和工厂混在一起,由于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线不断増加,工厂 内部的周转仓库面积越来越小,只能大量外租仓库,成本很大。当海尔自己要建仓库时,张瑞敏 提出搞现代物流,不能建传统仓库,必须建立体仓库。19 99年,一个占地7000多平方米、9000 多个货位的机械化立体仓库投入使用。立体仓库的使用,不仅节省了十几万平方米的外租仓 库,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建立这个立体化仓库,它要求物流配套的一系列基础工作必须跟上,信 息系统管理、计算机管理要求要有标准化的包装、机械化的搬运,对物料进行统一编码并使用 条形码等等。没有这些相配套,立体库就不能有效的使用起来。这样就对企业内部的整个物流 基础工作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整改。正是通过这一突破口,海尔物流开始走上规划的现代物流之 路。
  尝到使用立体库甜头的海尔物流人,于2000年5月份又在青岛海尔开发区工业园动工兴 建了一座全自动国际物流中心(也称全自动立体仓库),并将于今年3月份正式投入使用。该中 心占地1. 92万平方米,库存量达1.8万多个货位,可满足海尔开发区内冰箱、商用空调、小家 电、电热器和冷柜等所有原材料和成品库存的需要。在功能上,该中心与海尔集团的ER P系统 相接,可最大限度地适应电子商务的要求,直接与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进行数据传输。 在自动化方面,应用了国际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通信传感技术等,并配有激光导航 小车和从日本引进的穿梭车和堆垛机。据了解,这个物流中心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自动化水 平最高的一座全自动立体库。
  6)仓储及运输
  海尔物流推进本部储运部,负责整个集团的成品分拨物流,将所有成品从青岛分拨到全国 各地的周转仓库再到客户。主要职责是统一协调及控制运输业务,为零距离销售提供物流配送 保障,实现成品的jIT配送。
  海尔集团的物流配送网随着产品销售网络的扩大而不断延伸,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 地,从国内到国际,只要哪里有海尔产品的用户,海尔物流的触角就得延伸到哪里,物流服务就 得跟进到哪里。经过16年的发展,海尔集团已拥有全国网络化的配送体系,目前在全国已经建 立了 42个物流配送中心,覆盖全国所有区域。拥有300多万平方米仓储资源,与300多家运输 公司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青岛总部物流中心自有运输车辆800余辆,全国可调配车辆达 1. 6万辆,车型有箱式车和敞篷车两种,吨位从3吨到5吨以至12吨,车型齐全,而且所有箱 式车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多门设计,可从不同方位装卸货物。海尔物流拥有完善的成品分拨物 流体系、返回物流体系和备件配送体系,目前可以做到物流中心城市6?8小时配送到位,区域 配送24小时到位,全国主干线分拨配送平均3. 5天。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分拨物流体系。此外, 海尔青岛物流中心还可代理铁路运输、航空运输、远洋运输等业务,具备综合物流服务能力,大 规模、全方位的服务可使海尔物流的运输成本远远低于市场运输价格。特别是在铁路运输方 面,海尔物流与铁路部门有长期合作的良好关系,拥有优先发货权。
  从国际方面来说,海尔集团目前已在海外发展了 62个海尔经销商,销售网点可辐射3万 多个,产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 99 9年,海尔在迪拜和德国汉堡港设立了物流中心。 通过汉堡港物流分拨中心,海尔向欧洲客户供货的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
  2.海尔物流的观念创新
  1)市场链
  市场链是什么?张瑞敏说,就是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个性化需 求成为可能。人人都是一个市场,人人都有一个市场。对有形产品是这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 也是这样。配送的jIT是电子商务时代最重要的物流要求,这不仅要求要有合理而健全的配送 网络,而且必须安全可靠。
  所有的供应链环节都由市场来决定,比如采购,如果销售人员说这个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是 1000元,但成本不能超出900元。销售人员告诉产品事业部,你的产品超过900元,我就不要 了,物流部就和产品事业部签订合同。无论如何,物流部都必须将采购成本降10°%。至于在签 订合同的一年中,市场物价也许提高了,但产品事业部可不管这些,物流部仍必须按合同的价 格提供原材料。
  2)仓库是“河流”而不是“水库”
  仓库以前被认为是仓储的职能,靠仓库来保证生产,现在把物料的流速作为评价仓库职能 的重要指标。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只有每一个环节全部都流通起来,才能提高整个供应 链的反应速度,达到零库存资金占用。
  提高物流效率的最大目的就是实现零库存。海尔认为,没有订单的生产就是生产库存。在 新经济时代,如果仍然照计划生产,而这个计划又不是市场需要的,不是用户的订单,那就是生 产库存。对企业来讲能不能做到为订单生产?应该做到,但是很难。张瑞敏认为,企业的流程再 造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我们和国外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同。物流是企业流程再造的第一环, 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但是我们缺少外部环境的支持,原因就是社会物流不行。在美国有U PS, 他们代表的是全美的流通。它的口号很简单一一“次日送达”,即今天的货,明天就可以送到用 户的手里;在日本有宅急便,整个日本,哪儿都可以送到,他们不是按天计算,而是按小时计算 的。在中国有谁?因此,企业内部的物流搞得再好.外部的支持条件不足,其威胁也是非常大
  55
  的。有鉴于此,海尔人决心自己做物流,而且要做大,做好。
  3)电子商务制胜的关键是速度
  海尔认为,电子商务意味着海尔与用户之间是零距离,速度是海尔电子商务制胜的关键, 是电子商务的生命,电子商务要求海尔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目前,海尔已经开通了在 线购买平台,其电子商务是面向企业整个供应链管理,旨在降低交易成本,缩短订货周期,提高 信息管理和决策水平,从质量、成本和响应速度三个方面改进经营,増强企业竞争能力。海尔物 流的宗旨是“以时间消灭空间”快速响应是海尔物流的最大特征。
  张瑞敏说,电子商务,关键是商务。他把新经济比作一个新的高速公路网,企业就是汽车。 跨国公司是开着奔驰车上去的,对它来说这是创立了一个非常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如果开着破 旧汽车,连上高速公路要求的最低速度也达不到,与跨国公司就没法比。
  现在欧洲的电子商务普遍不如日本好,其实全世界电子商务的电子技术并没有多大差距, 差就差在商务上。欧洲的电子商务公司可以提供满意的服务,但是它的货送不到;而日本将原 来没搞电子商务的24小时便利店全部纳入到其配送网络之中,消费者在网上要的货,通过便 利店1小时之后就可以把货送到。
  上网以后,各个企业的优势劣势都会被无形地放大,海尔的竞争对手就不是一般的品牌, 而肯定是世界知名品牌。海尔现在要做的就是跟对手抢速度,提高整个集团供应链对市场和用 户的响应速度,尽快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用户在网上下了订单以后,最重要的是如何做到 把产品及时地配送到用户手中。
  海尔电子商务取得成功靠的是“一名两网” “一名”即是海尔自己的品牌,“两网”是指 配送网络和支付网络。品牌有了,网络也有了,海尔去年网上交易额达到几十个亿。
  3.海尔的第三方物流
  1)市场定位
  以大型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电子商务公司为服务对象,以对包括原材料物流、生产物流、 成品转移和销售物流在内的供应链过程提供物流支持为服务内容,以提供物流能力评估、系统 设计与咨询和全过程物流代理为服务方式的国际化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2)发展战略
  整合企业内外物流资源,联合专业物流公司,进行物流结盟,走低成本、高扩张的规模发展 道路。构建开放式的物流信息平台,完善物流功能,提供以市场营销为核心的全过程物流服务, 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3)技术创新
  物流容器的标准化、单元化;搬运的机械化和供应商供货的标准化;信息的实时化,采用条 形码和无线传输;实施E R P,实现网络化;B toB、B toC业务流程设计及信息支持系统开发;建 设现代化的全自动立体库;从货物发出到客户接收货反馈,全方位的信息跟踪监控。
  4)市场创新
  物流市场的创新突出一点,即支持]IT。由于全球化战略的实施,海尔生产尽量当地化, 搭建全球范围内的本土化框架。目前海尔的7个工业园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以青岛地区 的工业及周边的工厂为出口基地,可以用比较廉价的劳动力,利用成本上的竞争优势和青岛 的区位优势出口; 二是以合肥为主的工业园,包括在广东、贵州、湖北等地的工厂,组成了一个在当地本土化生产的toB的生产基地;三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包括其他10个海外工厂,形 成本土化的名牌基地。生产、采购、销售全部当地化,使物流成本大大降低。物流市场的创 新,即是指从全球分供方采购的jIT,物料配送到全球生产线的jIT,产成品配送到全球用户 的 JIT。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