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海进江”物流中心地位
2005/11/25 10:47:21     来源:舟山日报     作者/编辑:
11月19日,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一个物流学术研讨会,去年中国十大物流风云人物、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茅士家应邀到会,并作了精彩演讲。他认为,舟山港应通过多种运输方式,成为长江和大海的物流中转站。根据舟山港的实际,可构筑油品、矿石、煤炭、综合物质四大“海进江”物流基地,确立舟山港在“海进江”体系中的物流中心地位。

     物流中心建设契合舟山发展远景

  茅士家介绍,随着我国原油、矿石、粮食等物资进口增加,船舶日益大型化,长江流域对深水中转港口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这为舟山港打造“海进江”物流中心提供了契机。

  据浙江省有关部门预计,到2010年和2020年,宁波、舟山两港矿石和原油及制品的进口运量将分别达到1.46亿吨和2.08亿吨。

  而根据我市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可基本建成临港重化工业、船舶工业、海水产品精深加工业、临港大宗货物加工业、机械制造业五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一个深水港口物流基地。

  茅士家说,舟山找准了自己在现代物流上的节点位置。

     舟山港是长江走向海洋的理想之路

  长江水系是我国最大的内河水系,全水系通航里程7.9万公里,为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72.7%。三峡工程建成后,远景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上游航道通过能力将由目前年单向下水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川江船舶每千瓦拖载量从1.6吨提高至4.8吨,平均运输成本可降低35%以上。长江中、下游航道进行全面治理将更进一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大幅度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有力地促进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联系。但是,长江流域经济的大发展,归根结底还必须“跳江入海”。

  茅士家说,舟山港地处太平洋西岸中部,远东航运网络的中心地带,是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的咽喉要冲,舟山港将是长江走向海洋的理想之路,是大江和大海的物流中转站。

       “海进江”三种运输方式

  以舟山港为中转基地,根据货种和到达地的不同,从舟山港到长江沿线,茅士家“设计”了三种运输方式。

  江海直达:开发江海联运可以减少运输环节,提高航运效率,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直达运输方式。据论证,同吨位的江海直达船,造价虽比长江自航驳船高出10%~15%,但速度可提高3%。江海直达船在长江下游各港,可通行无阻。

  海船—江船转运:集装箱为干支线方式,油轮为一程、二程转运方式。对长江中上游地区,先用较大吨位的海船或江海直达船把货物运到下游南京等港,然后再用传统的长江自航驳船等运到长江中上游。

  陆运—滚装船—陆运:对运输时间要求较高的货物,可通过货车滚装船运输,把货物直接送达目的地。这一运输方式与水运相比,显然成本较高,但时间较快。舟山大陆连岛工程建成之后,则可直接以单纯公路运输完成港口到目的地的货物位移。

       个性化服务求解同构竞争

  现代物流已经从原先航线的多少,演变成提供服务的便捷、安全、高效、成本等综合考虑当中,尽管宁波、上海两地港口在物流方面先行了一步,但这并不意味着舟山在现代物流上处于被“挤压”的环境,舟山完全可以凭个性化服务、深水港口和区位优势凸显自己的位置。

  茅士家认为,从市场需求角度看,只要把握好市场脉搏,有充分的市场需求,与宁波、上海两地开展有序竞争,舟山的水水中转地位无可替代;从提供服务角度看,每家物流企业都希望获得个性化的服务,只要找准定位,就可以获得企业青睐。

  他认为,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要实现宁波港、舟山港、洋山港三地可以互为补充、互为代理,采取合理的网络布点,共赢运转。

  他说,国外物流专家把物流所挖掘的第三利润比喻为一座金矿,说明物流利润潜力是十分巨大的,但是这种利润的获得必须在物流体制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以后,通过规模和速度才能挖掘出来。因此,政府要在搭建物流平台、扶持培育物流企业、建立公共仓库和完善信息网络上下足工夫。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