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义乌双平台中欧班列去年开行1399列
2021/1/21 9:43:42 来源:金华晚报 作者/编辑:浙江物流网
1月19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2021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传来喜讯,2020年,我国中欧班列首次突破“万列”大关,是2016年开行量的7.3倍。
全国首次突破“万列”大关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中欧班列发挥国际铁路联运独特优势,大力承接海运、空运转移货物,2020年开行12406列,同比增长50%,首次突破“万列”大关。特别是下半年月开行量保持在1200列上下,已连续10个月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8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
2020年,中欧班列共运送货物113.5万标箱,运输货物货值达500亿美元,是2016年的6.3倍,除电子产品、食品、木材、化工产品等传统品类外,国际产业链重要中间品运输需求迅猛增长。其中,“生命通道”功能凸显,运输防疫物资939万件、7.6万吨,目的地主要是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捷克、波兰、匈牙利、荷兰、立陶宛等国,并由其分拨到更多欧洲国家。西安、义乌、武汉等地创新开行了中欧班列“防疫物资专列”,得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金华义乌双平台开行1399列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品牌工程的中欧班列,义新欧中欧班列(金华义乌双平台)也呈现出持续保持逆势增长和安全稳定畅通运行的态势,为稳定国际供应链产业链、助力中欧共同抗疫发挥了重要作用,跑出了互利共赢“加速度”。
自2014年起,义新欧中欧班列已经打通亚欧大陆的互联互通,义新欧中欧班列(金华义乌双平台)目前运营线路达28条,连通了亚欧大陆59个国家和地区,为上万家的中外企业提供全球物流及贸易供应链解决方案。班列运输货物涵盖了五金器具、纺织用品、汽车配件、生活用品、工程设备、电子产品、家电、益智玩具、防疫物资等广泛领域,成为全国运营方向最多、载重率最高、跨越国家最多、运输线路最长的中欧班列运营线路之一。
据铁路金华货运中心杜建波主任介绍,2020年浙江中欧班列共开行1399列,共发运115534标箱,同比增长129.6%。其中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平台)共开行974列,共发运80392标箱,同比增长90.2%。义新欧中欧班列(金华义乌双平台)提前两个月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年1000列目标任务,连续超越乌鲁木齐、郑州,仅次于西安、成都、重庆,成为中欧班列全国第四城,已经跻身第一梯队,为“十三五”圆满收官交出了一份高分报表。
依托自贸区拓展新市场
在遭遇疫情的背景下,海运、空运一柜难求,义新欧中欧班列(金华义乌双平台)的常态化运营,为我省稳外贸提供了稳定的物流通道,是投身“一带一路”倡议和“四港联动”建设的深刻实践。班列运输量逆势增长,货源结构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这对“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平台)运营商义乌天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旭斌说,在新的一年,他们将借助自贸区建设,优化进口商会平台,梳理贸易堵点,拓展贸易范围;依托义新欧大通道,助力进口贸易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之时,利用好现有政策,开拓市场、深耕市场、稳定市场。
金华运营平台在量与质的平衡点上谋划2021年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思路,运用本地货源充足的优势和海港集团强劲的对外辐射功能,对平台发展建设进行了量化清单上报,将打造成信息化国际班列平台、特色业务创新型平台、班列服务全程化平台和合作共赢示范性平台。
新的一年,铁路部门将继续协同金华、义乌地方政府、海关及运营平台,实行“四位一体”运行机制,不断提升班列开行的数量、质量、效率,增强国际铁路货运能力水平,提前谋划保障适应未来中欧班列高位运行的态势,使之成为推动浙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双循环”发展和浙江自贸区建设乃至长三角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切实保障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