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解决制造企业高库存难题
2014/5/28 16:38:24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编辑:

  在供应链管理思想指导下,制造企业库存管理需要与其相关的上下游各个环节实现良好的衔接,将库存管理与采购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活动作为整体进行分析,只有在整体供应链管理理念之下,才能实现优化的库存管理。

    近年来,“高库存”这颗毒瘤,为服装、家电等快消品制造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营风险,同时也令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化解供应链“高库存”成为制造企业不可回避的课题,那么,到底该如何化解“高库存”带来的风险?

    “去库存”热潮

    高库存的利剑悬在企业头上,给企业的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面对着令人忧心、谈之色变的“高库存”问题,近年来服装、家电等快消品制造企业采取了多元化的举措消化库存,一时间掀起了“去库存”的热潮。

    如为了“去库存”,李宁采取强化预测举措,控制需求的准确性。2012年李宁公布的第四季度订货会数据显示,订单金额及订货量均有20%的下降幅度,公司有计划地控制了订货总额,库存逐渐向正常水平靠拢。

    为了去除库存,一些企业也采取打折促销的方式,在大商场设立特卖场、作为促销赠品发放给经销商、通过批发市场销售或低价售予他人等。如美特斯邦威多渠道处理剩余存货,从2011年开始着手折扣店的开设及网络销售的推广,目前已完成300多家折扣店的扩张。

    还有一种“去库存”方式,就是电商渠道。如今,服装业实体店销售下滑已是事实。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50%的服装企业通过开拓电子商务的销售渠道来自救,或者批发库存给电子商务卖家,或者直接开网店兜售高数量的库存。

    尽管深陷库存危机的服装制造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来消化库存,但业界人士仍对相关措施持忧虑态度。清科研究中心即分析认为,上述举措仅仅是通过应急手段暂时去掉毒瘤,不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机体的免疫能力,则很难从本质上解决企业的库存危机,并非长久的发展之策。

    如品牌打折促销的方法就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旦运作不当,容易造成其尾货出清速度的减缓,资金流的运转不畅,更为严重的是会影响苦心经营的品牌形象。

    也有业内人士对电商去库存方式表示担忧,认为如果控制不好,电商渠道反而更容易造成库存。以电商品牌凡客诚品为例,根据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末时,凡客的总库存量高达14.45亿元,几乎是其2011年销售额的一半。凡客这类服装电商品牌,靠的就是低价来争抢线下市场,当出现滞销款式时,很难再像线下品牌那样靠大折扣促销来消化库存。

    而实际效果也正如业内人士所担忧的那样,纺织服装公司的存货至今仍然持续攀升不见下降。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0月31日,纺织服装业有8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今年前个三季度的存货数值,合计达768.16亿元,相比2012年前个三季度的725.44亿元,上述81家公司存货合计同比增长6%。

    重塑供应链

    既然上述举措不能有效地解决制造企业的高库存难题,究竟何为治本之道?

    面对互联互通的物联网时代,制造企业重塑供应链体系成为行业普遍的呼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顾问丁俊发曾在《现代物流报》撰文疾呼,制造企业要强化库存管理,建立市场为中心、消费为导向的供应链管控体系。汉森世纪供应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刚也提出,服装企业应重塑供应链体系。“去库存”之所以强调“重塑供应链”,是因为对原有的供应链体系管理不通畅。供应链管理强调整体性,各个节点企业(活动)协同、协调,实现整体最优。作为制造企业其各个活动环节诸如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等紧密关联,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动都会引发整个链条的波动。

    因此,在供应链管理思想指导下,制造企业库存管理需要与其相关的上下游各个环节实现良好的衔接,将库存管理与采购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活动作为整体进行分析。只有在整体供应链管理理念之下,才能实现优化的库存管理。

    对此,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尚农表示认同。他表示,制造企业在把握好供应链一体化的格局下,可以尝试把非核心业务外包,与第三方供应链企业进行合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库存管理外包给专业的供应链企业,从而减少自己的经营压力和库存风险。

    杨尚农向记者举了计算机制造企业DELL的例子。为了进一步缩短时间以高速度响应顾客的需求,DELL在其工厂周边建供应物流中心并由供应商管理库存。每当DELL下单后,这些库存可在两小时内送到DELL的生产线上。DELL有多个生产基地,每个生产基地每天对库存的需求量是动态的。而原设备生产商和元器件供应商多数都在亚洲,空运太昂贵,海运到美国和欧洲提前期很长,需4~5周。为避免某个生产基地缺货而其他生产基地剩余,DELL建有枢纽库房。这些枢纽库房起到了风险中和的效应,降低了总的安全库存,平衡了各生产基地的需求。“供应链的概念就是集聚,生产企业一定要练就供应链上下协同的能力,把制造、物流、采购等能力整合在一起,大家协同,系统解决库存问题,这样反应速度快,库存自然就少了。”杨尚农说。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