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探索商业发展模式
2011/11/4 15:34:16 来源:浙江物流网 作者/编辑:
“我国通用航空业在未来几年将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总量将达万亿元人民币。”这是业界专家对我国通用航空市场作出的预测。乐观预测源于国务院、中央军委去年印发的《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等一系列扶持通用航空发展的产业政策。
伴随着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进程的有效推进,国营、民营、外资等各路资本对通用航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各地都在论证通用航空机场建设的可行性,或者是加快推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希望在低空管制开放后从中分得一杯羹。
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的潜台词是,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规模小、底子薄、安全基础差。发展通用航空不仅仅是建几个机场、引进几个通用航空项目,它是一个产业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各地投资通用航空热情高涨的当口,地方政府是否有了发展通用航空的科学规划,明确了适合的商业模式?
政策信号强劲
国家加大对通用航空产业政策倾斜和通用航空对地方经济、相关产业的巨大带动作用,成就了目前国内通用航空市场的火暴。
“交易通用飞机157架,达成飞机采购意向200架”。这是不久前落幕的“2011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取得的主要成果。引人注目的是,此次会议期间完成的交易数量超过2010年全国通用飞机的交易总量。
国内对通用飞机需求的猛增,与国家加大对通用航空产业政策倾斜密切相关。
“国务院已同意在民航基金中设立专项基金,对通用航空发展进行财政支持。总的原则是以财政政策为杠杆,引导和支持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参与投入通用航空建设。”在10月中旬召开的“2011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上,民航局运输司通航处副处长靳军号说。
专项扶持基金的范围包括,对企业运营的飞行项目,按小时进行补贴;对通用航空的基础设施,予以建设资本的投入支持;针对通用航空飞行人员的培训,对用人单位予以补贴。此外,对通用航空使用民用机场,予以收费减免等鼓励。
对通用航空发展给予财政补贴,是自《意见》发布后,我国扶持通用航空发展政策的延续。《意见》的出台,使我国严格的空域管理体制开始松动,通用航空面临的发展环境正逐步改善。这在今年5月正式对外发布的民航“十二五”规划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民航“十二五”规划单列出“加快通用航空事业发展”为一章,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服务领域和规模,促进通用航空快速发展”,并将“改善通用航空发展环境”作为重点。
通用航空较高的投入产出比和对就业的巨大拉动效应,是其被高度重视的另一重要因素。一个被广泛引用的数据是:通用航空产业的投入产出比为1:10,就业带动比为1:12。此外,国外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律显示,当人均GDP到达4000美元时,通用航空将进入快速开展通道。以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2012年中国人均GDP将打破4000美元。根据这一普遍规律,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即将步入井喷式的发展阶段。
经济的高速增长催生了通用航空的市场需求,利好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通用航空列为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明确提出“重点开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配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从国家层面上,为未来5年通用航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此外,“十二五”期间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也正在编制中,该规划目前已经完成初稿并停止了讨论,有望在2011年编制完成。专项规划是对民航“十二五”规划中的“加快通用航空开展”局部的细化和完善。
各路资本 “淘金”
各路资本对通用航空市场的良好预期,让通用航空及相关项目在全国遍地开花。
国家利好政策和通用航空巨大的市场空间,触发的投资冲动正在多个城市蔓延,各路资本都已经瞄准了通用航空业发展这块大蛋糕。
目前,北京、内蒙古、陕西、海南、广东等多地政府已瞄准了通航市场的开展潜力,经过制定开展规划、建立产业园区、申请低空空域试点、通勤试点等方式,以期在将来的通用航空开展中占领一席之地。
其中,有30多个地市都设立了通用航空产业园。如,陕西渭南规划了面积124平方公里的通用航空产业开发区和国家通用航空产业试点园区;河北石家庄的栾城通航产业基地;山东滨州航空城规划占地8000亩,总投资13亿元;辽宁大连的东北亚航空城,占地15平方公里,总投资15亿美元。
地方政府之所以如此热衷发展通用航空,除了出于带动地方经济的战略目的外,2010年民航局的一纸禁令击碎了地方政府的航空梦。通用航空市场的破冰,让地方政府的这个梦想重新有了落点。
民营资本在通用航空领域的淘金也不甘人后。11月10日,西安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西安武隆集团公司、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以西安航空基地的产业资源和支持政策为依托,共同投资3000万元,成立中国首家民营通用航空机场专业管理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