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卓越供应链的五条核心准则
2014/5/7 17:21:58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编辑: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公司已经学会如何通过卓越供应链来应对挑战,一些市场领导企业都遵循了以下五条核心准则:
一是以客户为中心
以客户为中心不仅意味着要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更要求企业更好地了解客户购买了什么,什么因素促成了购买决定,以及通过什么渠道购买等。通过构建不同的“价值-服务成本”模型,可以更高效地提供服务,并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相应地,企业竞争力也得到了提高,盈利能力也更强。
二是细分供应链,提供差异化服务
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战略通常会使制造商在市场上持有不同的价值主张,以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支持企业目标。要服务于供应链不同的细分环节,需要在需求计划、库存计划、生产及配送计划等方面进行不同配置,获得巨大效益。例如,戴尔公司作为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的领先制造商,在业界以创造性地直销方式而闻名。但是这家公司还曾成功地重新设计了供应链,通过零售门店为不同的细分客户群提供服务。以客户为中心、细分的供应链降低了制造商的复杂性,并节约了成本。
三是提升业务敏捷性
业务敏捷性的本质在于企业能够快速、有效地响应内外部的变化。领先的制造商以业务敏捷性为原则,开始重新设计供应链流程,并定期在库存和产能方面进行投资,弱化供需变化带来的影响。SanDisk是全球领先的闪存产品制造商之一,广泛运用智能存储和生产延迟技术,打造具有高度适应性的供应链,在速度、灵活性、规模、成本以及高质量的客户服务之间实现平衡。需要指出的是,业务敏捷性并非仅指速度,而是能够更快作出智能决策的能力。供应链专业人员不仅设计并推动公司的业务敏捷性,同时也帮助公司在经营条件发生变化时继续保持盈利。
四是驱动端到端的同步
面对着快速变化的市场,保持企业内外部主要相关人员与最新业务计划同步便显得日益重要。过去十年间,尤其是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领先的制造商主要通过系统地部署S&OP(产销协同,有的企业也称之为IBP,集成业务计划),推动内外部相关人员的快速同步。
产销协同流程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并填补业务计划和最新实际情况间的差异,这一流程跨越新产品、需求、供应和财务等职能。为推动产销协同参与者间的端到端同步化,过去几年间,许多制造企业提出了高级产销协同流程。一些领先的消费品制造商已经开始与零售战略伙伴共同制定集成业务计划,通告结构化的、每周固定的协同流程始终保持价值链同步。数据显示,拥有成熟产销协同流程的公司会在竞争中获得更有利的运营和财务效益。
五是采用先进的优化方法
先进的供应链管理通常基于工厂和整个供应链的智能权衡。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优化技术已经相当普及和易用,极大地帮助了制造企业终端用户实现真正效益。例如,某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长期以来其模拟信号产品的质量在业内广受赞誉,该公司的供应链能力已成为其核心竞争优势之一。通过采用高级优化解决方案,客户订单按时交付能力提升了约20%,同时整体库存降低了25%。众多领先制造商已经认识到供应链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大意义,纷纷在供应链技能培训方面进行投资,例如进行内部培训或参加大学项目等。
(作者系JDA制造业战略副总裁PuneetSaxena)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