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秀山现代物流园发展四大经验
2011/9/6 16:50:51     来源:浙江物流网     作者/编辑:
重庆市秀山县,地处渝、湘、黔三省(市)交界处,是典型“老少边穷”地区,其经济总量在重庆市名列中下水平。但近两年秀山县将物流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优先发展,尤其是目前已经开工建设的秀山(武陵)现代物流园区,已逐渐成为秀山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积累经验
  一、仔细探索,合理规划。
  通过认真调研、多次考察、聘请专家、比较研究,秀山最终将物流业作为重要增长极,并将“秀山(武陵)现代物流园区”作为增长极的极点,聘请专业商贸物流策划机构进行科学策划、理清思路、准确定位、创新理念,利用公铁联运优势,打造商贸物流园区,以商品流来带动物流和资金流,走出了一条具有“边区”特色的秀山物流产业发展之路,从而获得巨大成功。
  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是秀山(武陵)现代物流园区成功的首要条件。
  二、区域经济,地理极化。
  秀山(武陵)现代物流园区以“立足秀山、服务武陵、辐射全国”为发展理念,率先在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提出面向区域发展的理念,打造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商贸中心、物流高地,定位更高更强。
  通过准确定位,使秀山(武陵)现代物流园区形成区域经济活动与经济要素极化,从而形成地理上的极化,从而获得各种集聚经济,即形成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秀山物流业及物流园区的发展,并不断扩大其影响范围。
  三、产业聚集,乘数效应。
  秀山将物流业作为重点产业,并围绕物流业进行产业布局,形成产业聚集,并以秀山(武陵)现代物流园区作为产业聚集区,优先配置资源,优先进行发展。‘
  同时,产业发展形成人口聚集,按秀山(武陵)现代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物流园区将新增5万人口,是目前秀山县城人口的一半左右。而人口的聚集与增长,又推动服务行业加速发展,形成乘数效应,进一步促使区域物流活动与物流要素向秀山聚集,形成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物流生产分布的极化。
  四、政府引导,企业主导。
  秀山县政府、物流园区管委会充分利用“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大量优质服务,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形成“政策洼地、服务高地”促进物流产业要素和物流活动的聚集。
  入园企业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在秀山县政府和物流园区的引导下,积极加快项目建设,不断积累有利因素,形成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加强产业、经济活动之间协作配合,形成强大的产业链,节约费用,形成规模效益,助推极化效应形成。
  发展成果
  以物流园区为极点,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形成秀山经济及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秀山在物流产业与物流园区发展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秀山 (武陵)现代物流园区已经成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商贸物流产业聚集地。秀山将物流业作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商贸流通领域,吸引了重庆乃至西部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朝天门市场入驻,吸引了重庆乃至西部最大的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渝惠食品集团入驻(控股观音桥农贸市场,新建5000亩农产品物流批发市场)。
  在物流领域,吸引了重庆重铁物流公司入驻;在特殊商品领域吸引民生能源集团建设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最大的化学品物流园区,并建有铁路专线;在物流加工领域,吸引重庆最大的休闲食品企业之一,建设旅游休闲物流市场;在服务领域,吸引民生能源集团投资18亿元人民币建设总部经济区及会展中心。
  秀山物流产业及物流设施已经远远领先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其他地区,成为其他地区学习的榜样。通过形成极化效应,不断积累有利因素,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周边地区从中获得发展机会。秀山在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形成经济重要增长极的同时,也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周边地区要么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要么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也大力促进物流业发展,促进区域物流要素的聚集。
  与此同时,秀山周边地区在向秀山学习的同时,也制定了错位发展,产业互补或承接商品(产业)转移的战略,在以秀山为导向的基础上,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借助秀山得到发展,形成共同发展。
  (本文来源:现代物流报)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