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倒卖用户信息将造成哪些危害?
2013/9/4 17:11:38     来源:浙江物流网     作者/编辑:
近两年,一些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倒卖客户的个人信息不断发生,并呈现上升趋势。它会对快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哪些危害?值得我们业内人士高度关注。
  谁在购买客户的个人信息?据了解,主要是部分淘宝电商和一些B2C的电商。其目的是为了“刷钻”和掌握竞争对手的销售信息,以及扩大自身销售的客户群。
  从快递员贩卖客户个人信息对消费者的危害性看,除了其行为属于违法犯罪外,虽然不会直接对客户的利益造成伤害。但是,它间接地对客户的生活造成骚扰或造成人身和财产上的危害。有的电商购买客户个人信息后,会以电话销售的方式骚扰消费者;有的犯罪嫌疑人利用这些客户信息进行“假销售”,甚至入户抢劫。部分淘宝网电商利用所购买的客户信息进行“假发货”或“假刷钻”,误导消费者,严重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体系。
  从快递员贩卖客户个人信息对快递行业的危害性看,相信大多数消费者还记得2008年所发生的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事件”。它对国产婴幼儿奶粉产业的危害至今还未终止。如果这两年所发生快递企业的快递员倒卖客户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得不到遏制的话,它对快递行业造成危害就是“三聚氰胺事件”。
  为什么一些快递员会倒卖客户的个人信息?除了有电商市场需求外,部分快递员的价值取向走入了误区,即只要能够赚钱不择手段,追逐急功近利、追逐赚取“快钱”,误以为只要赚到钱就是职业成功的标志。同时,对倒卖客户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没有上升到法律的层面上,误以为只要“不偷、不抢、不骗”能够赚钱就不违法。
  从快递企业的角度看,部分快递企业缺乏企业文化建设、激励机制不合理、不公平和以罚代管的监管模式,在经营环境上让快递员没有归属感、价值取向的方向感,将其价值取向指向单一“赚钱”的一个通道。
  那么,如何对快递员倒卖客户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监管?
  首先,从源头上进行监管,建议电商平台设立专业监管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部分电商“假刷钻”进行有针对性的排查;对“假销售”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取证,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其次,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对部分电商购买客户个人信息,把有倒卖客户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快递从业人员列入“黑名单”,至少5年之内不得从事原来的行业。如果快递企业对客户个人信息的制度保障存在缺陷对客户造成了伤害,或者经济上造成了损失应承担连带责任。
  三是,建议司法机关对快递员倒卖客户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和非法购买客户个人信息的行为依法进行公开处理,以起到“示范”教育作用。
  四是,强化媒体的监督作用,对快递员倒卖客户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和非法购买客户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曝光。
  从发展趋势上看,违法购买客户个人信息的行为和快递员倒卖客户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不会短期内消失,有关政府部门、协会和快递企业应当尽快依据相关法律建立长效的产业联动监管机制,以及建立政府有关部门、协会与快递企业之间的联动监管机制,确保快递行业能够诚信于民,千万不能重蹈“三聚氰胺事件”诚信危机的覆辙。
  (作者系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
(本文来源:现代物流报)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