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员素质高低是影响行业最大因素?
2011/9/15 16:52:10     来源:浙江物流网     作者/编辑:
2010年关于快递业务的有效申诉中,有23.3%属快件丢失短少问题,在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尽管国家邮政局已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予以规范。但是,规范略显“温柔”,消费者缺位监管等,仍让业界和市场担忧。
  网购的强劲动力催生了快递业的繁荣,但浮华的背后是乱象丛生。爱恨交织的快递业如何才能在“最后一公里的服务”上让人满意?
  就民众广为诟病的快件丢失、调包、暴力分拣、服务态度差等投诉,近期才出台的《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是快递业的一剂良药,还是一纸空文?
  让包裹飞
  午后3点,杨子强(化名)一边嘴里念叨着,一边在分拣才到的新包裹。
  “现在的人硬是钱多了,买这么多东西,整得我们一天到晚都忙不过来。”他似乎在抱怨,但旁边的同事听得出弦外之音,表面是在埋怨,内心其实又很高兴。若不是这些堆积成山的包裹,怎能有谋生来源?
  这是9月9日的下午,南岸一家快递公司。
  今年初,通过老乡介绍,杨子强从高县乡下进城打工,当起了一名快递员。
  “就是把这些包裹送到客户手中,有啥难的。”起初,杨子强抱着这个单纯的想法加入快递行业。但干了一星期,他就有些吃不消,一度兴起放弃的念想。
  很让他困惑的,就是要在短时间内熟悉宜宾的大街小巷。
  “城市太大了,一些新建的小区根本就不晓得在哪个方向,有时找路的时间还更多一些。”杨子强说,有一次,为了给西区一客户送货,连打了3次电话才问到地址,弄得对方都很不耐烦,“连路都不熟,还当啥子快递员哦?干脆给我说你们公司在哪,我亲自来取。”
  这种客户抱怨,让才入行的杨子强有些难以接受,“送一个件提成5毛钱,不要说车子的油费了,就连电话费有时都不够,这么辛苦的,为了啥哦?”
  后来同事劝他,多忍一忍,业务熟了就容易多了。
  就这样,杨子强熬到现在。
  杨子强话不多,更多时候是在分拣包裹。
  在分拣过程中,杨子强和其他几名同事一样,随意抛扔,记者发现一份包裹上有“易碎品”的警示语,但他们似乎也没放在心上。
  而出台不久的《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对此有明确要求,“快件分拣应当在视频监控之下进行,作业脱手时,离摆放快件的接触面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30厘米”。
  “根本就不现实。”对此,杨子强莞尔一笑。在他看来,人手不够是很重要的因素,“一天好几百件包裹,单靠我们4个快递员又要卸货,又要分拣,还要及时送出去,根本就做不到。”
  杨子强的同事小刘说,公司为了节约成本,也不可能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粗暴的分拣,这成了这个行业公开秘密,好多都是这样干,只要不出大的问题,老板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因此,当客户在网上下单相中了一件物品,其实在快递这个“最后一公里的服务”环节中遭受了不尊重的待遇,“客户把它当成宝,在我们这看来,根本没好多爱惜的概念。”一位快递员如是说。
  快递是非
  “你的包裹到了,麻烦下楼来签收。”家住南岸西区的马女士是个网购迷,时常都会接到这样一些陌生的电话。
  “我还在上班,你把包裹放在物管,我随时去拿。”马女士回应说。
  “那不好吧,我们公司有要求,不能代签的。”快递员提出拒绝。
  “你就不能变通一下吗?喊你放物管就放物管。”马女士挂了电话。
  就这样,马女士每次网购的快递几乎都放在物管中转,“也没出过啥问题。”她说。
  说起快递,家住宜都花园的刘先生就火冒三丈。他之前在网上买了一款新手机,按理说几天就能送到,但半个月过去了,他都一直没收到,后来打电话给快递公司,对方说早就送到物管了,“那你们咋不给我打个电话告知一声呢?”刘先生有些生气。
  而对方的回答是,当时打了很多次电话,一直接不通,快递员只好交给物管代签。
  “快递不快,虽说网上东西便宜一些,但还是存在风险,万一路上出点啥情况,就不能准时到。”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冯先生说,曾经他网购了一条西裤,就等了近一个月。
  这种不满,尤其在每年的春节期间,更是凸显。
  “春节,我们也要放几天假,但节后一上班,简直就是爆仓。”宜宾一家快递公司经理感叹说,这是全国都存在的现象,“大家要将心比心,辛苦了一年,我们这个行业还是要休息。现在好多客户都理解,一般都错时网购。”
  快递不快,在某些特定时段成了消费者的一声叹息。但相较于在签收和验收孰先孰后的争执上,这也是小巫见大巫。
  才加入网购大军的武先生最近就吃了个哑巴亏。前不久,他在网上购买了一款水晶工艺品,等签收完回家拆开后才发现,工艺品的一个角落有破碎痕迹,“才买的就成了废品。”武先生很生气。
  他立马给快递公司打电话要求赔偿,但对方予以拒绝,“先生,你签收后才说有破损,这是谁的责任就不好说了。”
  后来武先生吃一堑<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