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352法则”化解需求差异
2013/8/23 17:01:23     来源:浙江物流网     作者/编辑:
在快速消费品行业有一句话:终端定销量。这无疑对生产企业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物流配送效率作为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自然也在其中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如此一来,为了在终端市场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越来越多的快消品企业,开始致力于自身物流配送效率的提升。
  作为典型的快速消费品企业,天津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也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和尝试。该公司物流经理姜振华,围绕着如何在配送、库存成本和客户满意度之间达到平衡,实现物流配送的“最优”,分享了可口可乐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些独特做法。
  “352法则”化解需求差异
  据悉,由于饮料行业的淡旺季需求差异巨大,有些自然月的需求差距甚至高达3~4倍,这给饮料企业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配送车辆的合理配置都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姜振华告诉记者,在业务中他们经常会遭遇到很多难题。有时候,因为仓库断货不能正常配单,所以极易出现车辆停运导致日出车趟数下降的情况;更多的时候,则会由于需求的季节性差异,而让运力配备无所适从。“如果按照旺季需要配置运力,到淡季时会出现车辆利用不足,造成运力的浪费;而按照淡季需求配置,到旺季时很多饮料又会因为运力不足而无法及时运输出去。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多准备车不讨好,降低车辆数量更不行。”姜振华坦言。
  为了解决这种难题,可口可乐经过长期的摸索,最终确定了一个成熟的做法——“352法则”:按照每个月30%的运量配置常备车,在常备车中有80%属于可口可乐的自有车;另外50%的运量,通过稳定的第三方来提供运力服务;剩余的20%则需要第三方通过寻找他们的合作伙伴来实现。通过这种运作模式的开展,可口可乐寻找到了运力和需求的平衡点,从而成功化解了两者之间的矛盾。
  “步步为营”梳理运输流程
  姜振华告诉记者,饮料企业的供应链主要由几部分构成:供应商处的原材料运输,制成品从生产线到中央仓库的厂内运输,产品从中央仓库到区域配送中心之间的干线运输,以及从区域配送中心到终端客户处的城市配送。
  在整个过程中,要以多种方式组织开展运输活动。据介绍,可口可乐的大宗原材物料主要包括蔗糖、瓶胚、瓶签等。这其中,蔗糖主要采用海运、铁路运输从广西运抵天津;瓶坯因为对洁净度的要求非常高,所以由供应商在可口可乐设立工厂,直接进行厂内连线供应;而瓶签、瓶盖等则主要采用公路整车或零担运输。
  “在实践中,原材料需求的预测往往不够准确,所以运输方面的敏捷性,对于可口可乐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对于大宗原材物料的运输,可口可乐一般都会由稳定的运输合作伙伴来保障。”姜振华说,因为所有的运输都很难保证零库存,所以除了正常的运输整合外,可口可乐还在生产工厂内设置了一大批的原材料库,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姜振华说,一旦中央仓库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新的产品,那么生产线可能就要面临“断线”。而生产线在中断后要重新开启,至少需要4个小时来重新进行清洗消毒。所以,在生产线到中央仓库的厂内运输环节,其物流特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单品类、大批量。为此,在运输中,可口可乐为了实现制成品的高效搬运和储存,一般会采用拖车或定制的平板车,配合托盘进行集中运输。
  而从中央仓库到区域配送中心的运输,可口可乐则主要采用干线调拨的方式,目的就是保障区域配送中心不断货。鉴于该环节所具有的需求量稳定、大批量、整盘运输等特点,这一环节的城际干线运输,绝大部分都外包给了第三方物流公司来承担。
  至于从区域配送中心到终端客户处的城市配送,从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来看,可谓是难度最大、挑战也最大的一个环节。据姜振华介绍,作为食品,客户对于饮料的新鲜度有相当的要求,而且不少客户还追求低库存甚至零库存。为了满足上述需求,可口可乐正在逐步增加直营客户,以减少中间环节和批发商的数量。这种调整,使可口可乐城市配送方面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面对日配订单的不断增加,每单货量的逐步减小,如何在满足客户订单的同时关注配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并且控制好运输和配送成本,就成为摆在可口可乐面前的一道难题。
  这其中,就涉及到究竟是自营还是外包的选择。从可口可乐的情况来看,目前85%的城市配送订单都由第三方进行运输,15%甚至更少的量采用自行运输。姜振华说,之所以大量依赖第三方,主要是因为运力的弹性。“用外包车辆来实现配送效率,自有车辆则用来满足紧急订单,更加着重于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
  “完美订单”依靠模式创新
  据悉,目前可口可乐内部正在实施一个“完美订单”计划,所谓完美订单就是客户下完订单之后,可口可乐就按照“T+1”的要求实施配送。也就是说,第一天收到的订单第二天必须送到。这无疑对企业城市配送的组织和调度能力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而为了实现城市配送环节的高效运转,可口可乐对内部的流程和环节进行了一系列优化,并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创新做法之一就是采用货等车模式。姜振华说,如果车辆达到客户端,装卸、单据签收和结账的时间都是不可控的,但在仓库这一端却完全可以通过内部沟通,进行一定的优化。而所谓的“货等车”,就是将订单提前整合运输到仓库现场,仓库管理员根据装运单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在车辆未回到仓库现场时,已经按照车辆装载备好货物并单独存放。待车辆到达现场时,立即由叉车安排装运,从而减少车辆的装车等候时间。
  据了解,在实施这一配送模式后,可口可乐配送车辆在装车时的等待时间,平均可以节约30分钟,一天3趟下来至少可以节约90分钟。“过去,我们的车辆跑两趟时间都非常紧张,现在三趟下来时间还比较宽松。”姜振华说。
  创新做法之二就是采用夜押车模式。在实践中,姜振华和他的团队发现,因为目前城市配送中夜间配送的比例非常低。所以,车辆在完成当天的配送任务后,晚上往往都是空置的。为此,可口可乐在当天配送任务完成后,一般会在18点半到20点之间,由仓库对第二天的第一趟车次进行提前装车。这一模式一方面解决了城市早高峰对车辆通行的限制,同时也避免了当天上午仓库现场装车、卸车高峰时间的等待,提高了仓库晚班叉车的作业效率,可以说实现了“一箭多雕”。
  姜振华介绍说,天津可口可乐每年的运输成本是1.1亿元,除此之外还有很庞大的一笔仓库租用成本。所以,从节约仓储成本的角度,还有一种极致的做法就是进行越库作业。也就是干线运输车辆在到达区域配送仓库时,城市配送订单已经提前处理好,这样就可以直接通过叉车倒货到市区配送车辆上。
  他表示,这种方式对于车辆的调度能力和水平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所以目前,可口可乐也只是在个别区域配送中心和个别时间段,才能进行小部分的越库作业。而下一步,他们还会尝试将货品从中央仓库直送客户,在满足客户订单需求的同时,更好地控制企业总的物流成本。(本文来源:现代物流报)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