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航空负重起飞
2007/5/8 8:42:00 来源:江苏经济报 作者/编辑:1
这个时代的来临,某种程度上缘于一批企业和一些人的不懈推动。春秋、东星,这两个原本只属于旅游业的名字,业已登上民营航空业版图的最前列。奥凯、鹰联、吉祥、东海……陌生的标志已显现在中国的蓝天。王正华、兰世立等就是这股民间力量的集聚者。当中国人的航空需求累积到一个临界点,他们开始发言,并占领市场。
有着13亿人潜在的需求作为支撑,任何力量都会变得强大。为还原这些企业的艰难历程,这些人的商业理想和现实脚印,本报做了一个深度调查,力图揭开航空业这股民间力量的神秘面纱。
民间力量风生水起
“鹤”行江南
五一长假期间,南京禄口机场异常繁忙。忙碌的主角不仅是东航、国航等大型国营公司,还有以往颇为神秘的民营航空公司。5月7日,李先生一行三人在登机口前等待着返回沈阳的春秋公司航班。和他们乘同一趟飞机的还有179人,在南京登机的就有89人,塞满了空客320的机舱。不少人手中的机票只花了299元,加上机场建设费、燃油附加费,也不到430元,比同航线的其他航班至少便宜了200元。李先生开心地说:“春秋航空的飞机坐了几趟了,票价一直是四五百元,挺好。”当天,东星、奥凯航空分别飞武汉、沈阳和天津的航班也都从禄口起飞。三家公司的空客和波音飞机在禄口机场停机坪里分外显眼:春秋的黄绿色、东星的黄紫色、奥凯的紫色,在阳光下反射着斑斓色彩。
4月15日上午10时,国内首家民营航空公司———奥凯航空在宁首条航线开飞。南京往返天津,每周二、五、日各一班。在此一周前,东星航空机票专卖南京旗舰店开业。截至5月初,奥凯宁津线15、17、20日三个航班均爆满。该公司有意在“五一”后加大航班密度,增至每天一班。东星航空机票旗舰店开业13天内批发零售了3000余张机票,平均每天近300张。据说不久后东星航空还要增开专卖店。而春秋航空今年2月8日开飞的南京往返三亚、沈阳航班近期上座率节节上升,目前已逾96%!该公司已开始考虑年内增加航班密度的可行性。
民营航空公司的连番冲击使几大国有公司多少显得有些紧张。南京同飞票务网显示:5月南京飞三亚、沈阳、武汉、广州、哈尔滨等城市机票最新售价已全线降至3折左右,航班还都是东航、南航、海航等国营大公司的。这些航线恰恰也是民营航空公司的“绩优线”。
民航业被称作“大象的游戏”,喻其资本高度集中,消耗巨大。一架百余座的中型客机,动辄耗资五六亿元!即便租赁,最新价位每架也逾400万美元一年,接近3000万元人民币。加上运营、人工等费用,每架中型客机一年至少消耗一个亿。其投资额远非其他行业可比。几家实力有限的民营公司竟贸然闯入了“大象”的竞技场,并且大胆地在“大象”家门口夺食,令人惊诧。天津是国航、南航争夺前哨;沈阳是南航新近攻略重镇;武汉是东航的新根据地;三亚则是海南航空大本营之一……然而民营航空公司在上述城市之间编织航线,经营年余之后,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向来肥腴的江苏民航市场也是民营航空公司的目标之一。几乎所有名号稍响的都已在宁开辟航线,南京因此被业内人士评为一“怪”。究其原因,除地理位置适中外,主要是其腹地广阔,面向江浙。各家均调遣了最新最好的飞机上阵:春秋的180座空客320 200型,东星的空客319,奥凯的波音737 500型。每架飞机造价均达数亿,且各有三架以上执行任务。如此算来,民营航空在江苏市场已下注数十亿!
民航业观察家笑言,民营航空界大佬一掷数十亿,乘造价高昂之“鹤”,下富庶之江南,其勃勃之志昭然。
与“象”共舞
近年来,中国的蓝天穿梭着越来越多民航飞机的身影,航空运输业的市场也日益扩大。2005年,仅燃油附加费每年就可为航空公司增收至少160亿元!然而,由于对市场最新需求的漠视、不够灵活的管理和成本控制的不力,民航业“大象”们的日子并不好过,2006年,东航巨亏27.79亿元。
作为国内经济“火车头”之一,江苏航空市场扩容速度远远高于全国。权威人士提供的数字显示,去年南京航空票务市场销售额增长超过20%,居国内二线城市之首,与京沪穗等一线城市接近。一些票务代理公司增速更为惊人,南京最大的代理公司之一———南京海外旅游今年一季度出票额7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禄口机场进出港乘客总数基本上以每年30%速度递增。如此肥沃的土壤,自然也给众多民营航空公司提供了足够大的生存空间。目前,或客运,或货运,国内几乎所有民营航空公司都已涉足江苏市场。
由于投资源于不同行业,期望值不同,民营航空公司的目标定位也有不小差异。除东海、长城、翡翠等少数几家专营货运物流,多数纯营客运或客货兼营。其中,春秋、祥鹏走大众化路线,以低价取胜。东星、吉祥等则瞄准中高端商务市场。而奥凯则立足客运,也不放弃物流市弃物流市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