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企业面临几道坎
2005/9/22 9:48:40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编辑:
今年对浙江的中小企业来说真是多事之秋,“狼”真的来了!刚刚过去的纺织品谈判还令人心有余悸,浙江生产企业又面临新一轮的苛刻采购危机。

国际零售巨头考验浙企

     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沃尔玛正成功地使中国的服装、袜子在世界市场上变得越来越便宜,对于中国的供应生产商,要想进入沃尔玛的采购体系却变得越来越难。

     不久前,沃尔玛在发放了第一批浙江制造通行证时,只有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能过苛刻的考验终于成为沃尔玛的供应商,正式进入沃尔玛采购体系。

     据了解,不仅是沃尔玛,其他如家乐福、宜家等国际零售巨头们对加工厂的要求非常苛刻,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生产、营销、配送能力是必须的前提,之后还有许多细到“加工手段”、“产品成分”甚至“工厂光线”之类的评判标准。他们在中国的采购渠道往往是以采购办公室直接采购和通过中间商间接采购两种,并以后者为主。这种模式,让采购链条上的各家企业成为“自家人”。许多中小企业因产品的质量或配送方式等原因达不到沃“要求”而遭到淘汰。

    突破国际贸易壁垒任重道远

   今年,浙江的出口企业普遍面临出口贸易的技术壁垒。茶叶、纺织品、生活用品等均以各种原因遭遇来自他国的抵制。一方面因全球化使中国制造遍布全世界,国际市场低廉的价格使中国遭受反倾销的威胁,另一方面为了限制中国产品进入市场,进口国家则设置了较高的贸易门槛,使中国制造难以入关。 

   尽管目前已经有众多企业在海外设立加工场地,但是面对国际市场资源配置,仍然缺少经验。浙江大学国际物流研究所的刘伟文教授认为,今年是我国加入WTO后全面开放的第一年,市场准入、开放条件和行业限制将全面取消。国际游戏规则十分残酷,浙江企业需要将自身融入到国际供应与采购链条中,要用全球的视角来解决供应链中的问题。在这方面,浙江企业需要学习的很多。

    有专家指出,究其原因在于浙江企业普遍缺少国际化的运作经验,热衷于做他国廉价的代工厂,国际运作、管理的人才欠缺,在全球供应与采购链条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面临贸易保护问题时常常比较被动。中国目前面临的反倾销和贸易技术壁垒问题只是这场国际贸易游戏中的序幕,要想赢得游戏的胜利,浙江的企业恐怕还要经历一番生死拼杀。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