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物流发展经验
2012/8/3 17:12:45     来源:浙江物流网     作者/编辑:
由吴敬琏、冯国经、樊纲、魏杰任学术顾问,由中国物流界资深专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顾问丁俊发任主编,并组织国内知名高校、研究部门、知名企业参加编写的 《中国供应链管理蓝皮书》在2011年首次正式推出。在总结2011年蓝皮书经验的基础上,2012年6月,由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供应链管理蓝皮书(2012)》正式出版发行。本报将从即日起,摘登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进入21世纪,管理科学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美国物流产业经历了质的飞越,在全球范围掀起了“物流革命”的浪潮。在发达国家,物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物流产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物流本身的变革,伴随着变化的永恒的主题,正改变着企业运行的方式,成为决定企业生存的基础和不可模仿的竞争优势。
  电子商务对物流的革命性影响
  2000年,美国物流协会将年会的主题定义为“重新定义物流.COM”,拉开了物流变革的序幕。“.COM”的革命,将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重新定义企业运行的方式,物流业在21世纪互联网爆炸性发展、竞争激烈的新经济环境下,强调了发展速度、完美、客户满意的新概念。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物流的各个环节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使物流的价值增值的能力和方式都发生了实质的变化,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物流产业在电子商务革命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了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如何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在不稳定的经济中建立稳定的关系,如何获取足够的知识和技巧以便在这个以技术为导向且快速发展的领域发展战略伙伴关系,成为全球物流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在物流服务供应商之间、物流服务供应商与客户之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不仅是为了企业的成功,还为了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
  迅速变化的经济环境对物流的挑战
  2002年以来,变化作为世界发展的永恒主题,成为领先潮流的物流精英所关注的焦点,物流游戏的规则在改变。21世纪迅速变化的经济环境,对物流产生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对未来的预测和分析变得越来越困难;(2)变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人们学习的速度;(3)对物流人才的可供性提出了挑战;(4)全球化趋势为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挑战;(5)对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提出了挑战。
  物流领域的改变,表现在供应链管理规则方面,呈现出从供应链到价值链的演进。供应链发展经历了从EOQ、MRP、 MRPII、 DRP、 JIT、 TQM、TOC、TBC、ERP、SCM、VMI、VCM的过程,如图所示:
  迅速变化的经济环境,同样对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带来了变化和新的挑战。首先,第三方物流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根据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统计,1999~2002年,美国的第三方物流产业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美国制造业500强物流外包的比例,在2002年达到78%,比10年以前增长了一倍多。其次,第三方物流服务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形态,它包含了综合物流服务的内涵,如物流的计划职能、执行职能和控制职能。在服务内容方面,第三方物流由单一服务,到集成服务,到综合供应链服务,服务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在管理方面,第三方物流由单一的执行功能,向供应链设计功能、管理咨询功能方向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变化体现了将管理咨询的能力与物流操作执行的能力结合的趋势。第三,第三方物流的传统角色和核心竞争力受到挑战。传统的第三方物流,往往是执行者的角色以及问题解决者的角色。这种角色正在向战略伙伴的角色、战略顾问的角色转化。其核心竞争力正在从提供服务,转向供应链管理设计能力方面。第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地理范围发生了变化。由于全球化的趋势的影响,企业的供应链覆盖了更大的地理范围,第三方物流业务的重心正在由区域范围转向国家范围,由国家范围转向全球范围。
  闭环物流与精细物流将物流管理推向高端
  进入2003年,物流管理呈现了向高端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闭环物流与精细物流概念的发展。
  物流的吸引力在于它对最新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吸纳能力,使这个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物流与供应链是否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泉,关键在于如何设定供应链基准点和考量供应链绩效。将供应链的操作环节与企业的财务指标挂钩,是考量供应链绩效的一个最基本的分析方法,精细供应链概念的出现,就是这样一个结果。精细供应链(Lean Supply Chain),它来源于精细管理。精细供应链的出现,成为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缩短操作周期、提供强化的客户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的一种“伟大的方法”。精细物流的基本内容是通过设立企业目标、部门目标和操作目标,认定现有绩效与目标值的差别,制定达到预期目标的时间框架和所采取的应对策略。精细供应链的建立分为5个步骤,分别是工具、原则、战略、价值、领先方法的适应性实施。精细物流使企业在物流环境中创造产出文化,形成成功的精细环境要素,最大限度避免非产出行为,推动了企业供应链绩效的提高。
  六西格玛作为新的管理技术,被迅速应用到物流领域,使精细物流又实现了概念创新:精细+六西格玛=六西格玛物流。企业开始通过使用六西格玛创造供应链过程的价值,用六西格玛的方法定义绩效基准点和最佳服务规范,并使用指标驱动外包伙伴的绩效提升。
  2003年以来发展的另一个新概念是闭环供应链 (ClosedLoopSupplyChains,简称CLSC)。闭环供应链是指企业从采购到最终销售的完整的供应链循环,并包括了产品回收与生命周期支持的逆向物流。闭环物流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市场需求不断增大,成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RFID领导供应链技术潮
  2003~2004年以来,美国物流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之一就是将最新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与物流活动相结合。“RFID进入供应链”成为美国业界所探讨的、引领未来供应链潮流的技术手段。关于RFID的讨论,涉及到基本技术、标准与体系、发展前景、在不同产业中的应用、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等问题。
  RFID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在物流和供应链领域的应用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从技术发展阶段分析,初始阶段的任务是建设基础设施,进行RFID的技术准备;然后是订立标准,目前,美国和欧洲对RFID的技术标准已经达成了一致;第三阶段是技术创新阶段,要使技术的成本不断的降低,以适应大规模商业应用的需求;第四阶段使规模化应用;第五阶段使成本和绩效的均衡,使技术发挥最大的产出。对于RFID在供应链中的应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把它比喻成“与大象共舞”,形象地说明了技术的能力与掌握技术的挑战性。
  RFID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是由美国国防部和沃尔玛发起的,因此,在RFID物流应用方面,美国军方的实践再次吸引了物流业界的关注。美国军方后勤保障的目标,是建立知识驱动的供应链保障体系,RFID的应用是后勤保障的需要,而不是终极目标。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国防部通过RFID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使美军的平均补给时间从33天降低至11天。
  国防部在RFID应用方面,同样充分利用了民间资源。它采用了商品电子编码标准,按物品、小包装、托盘、集装箱分级使用标签,在托盘、集装箱、重点设备上使用主动(有源)标签。但标签的数据格式采用国防部的定制。 (未完待续)(摘编自《中国供应链管理蓝皮书》(2012))
(本文来源:现代物流报)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